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乡人大调研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的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乡人大调研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的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精准掌握辖区内“两清 两该两治”工作推进实效,找准存在的问题与短板,2025 年 8 月 14 日至 15 日,X 乡组织驻乡 X 市第二届人大代表、X 乡第 二届人大代表中的领导班子成员、各村(居)支书及各单位主要 负责人组成联合调研组,通过实地勘察、座谈访谈等方式,对 X 村、X 村“两清两该两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 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紧扣“两清两改两治理”六大核心任务,聚焦政策 落地质量、群众参与深度、成效巩固力度等关键维度,构建“点 位核查+数据核验+民意访谈”三维调研体系。在 X 村,重点 查看噜咕组垃圾分类投放点、杨家寨刺梨产业区周边环境、村域 污水管网铺设段等 9 个点位;在 X 村,实地调研伽米梨材林民 居周边整治现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等 7 个重点区域。 调研期间,召开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保洁员等多方参与的 座谈会 2 场,访谈 48 人次,系统梳理工作推进中的堵点难点, 收集优化建议 13 条,为精准施策提供了详实依据。 二、“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推进成效 (一)“两清”攻坚见效,村容颜值显著提升。两村以“全 域无死角、常态保整洁”为目标,掀起环境整治热潮。清理乱堆 乱放方面,推行“庭院三包”责任制,组建“党员带头+群众参 与”专项队伍,采用“机械清运+人工规整”模式,对房前屋后 柴草、建筑材料、农具杂物等实施规范化处置,通过“一户一策” 制定存放方案。截至调研日,累计整治乱堆乱放点位 203 处,清 运各类杂物 270 余吨。X 村创新将清理腾出空间改造成“微菜园” “小花园”,打造特色庭院景观 21 处,实现“清理一处、美化一 处”。 清理残垣断壁方面,建立“排查建档—评估分类—精准处置” 闭环机制,对 36 处具有乡土价值的老旧建筑如伽米古民居实施 修缮保护,对 65 处危房弃舍予以拆除,腾退公共空间 2500 平方 米。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为村级设施建设拓展空间,目前两村 公共区域整洁度较整治前提升 85%,“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性 遏制。 (二)“两改”精准落地,生活品质持续改善。一是厕所革 命扎实推进。遵循“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原则,重 点推广三格式化粪池卫生厕所,严把产品采购、施工建设、竣工 验收“三道关口”。结合 2018 年以来的改厕基础,X 村新增改厕 30 户,累计完成 127 户;X 村新增改厕 28 户,累计完成 121 户, 两村卫生厕所覆盖率均达 90%以上。同步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 配套建设小型堆肥设施 15 处,实现“厕所革命”与农业生产良 性循环。二是圈舍改造成效突出。严格参照《X 省农村圈舍改造 技术方案(试行)》,推行“人畜分离、清洁养殖”模式,指导养 殖户建设通风防潮、粪污收集一体化圈舍,配套三级化粪池和雨 污分流系统。目前两村完成圈舍改造 32 处,规模化养殖户粪污 处理设施配套率达 100%,散户处理率超 88%,有效解决养殖污 染扰民问题。 (三)“两治理”系统推进,生态底色不断擦亮。农村垃圾 治理实现“闭环管理”,全面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 模式,加强老化破损设施维修更换,两村配备分类垃圾桶 350 个、 清运车 3 辆,组建 16 人专职保洁队伍,建立“每日巡查、每周 清运、每月考核”机制。调研显示,两村生活垃圾日处理量达 4 吨,无害化处理率 97%,露天焚烧现象基本杜绝,实现原生生 活垃圾“零填埋”目标。农村污水治理注重“因地制宜”,在人 口聚居区铺设污水管网 2.3 公里,建设人工湿地处理设施 4 处, 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净化;偏远散户采用“三格化粪池+生态滤 池”分散处理。X 村通过河道清淤与污水治理联动,使村域水质 从劣 V 类提升至Ⅲ类,实现“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基本闻不 到臭味”的治理目标。 (四)机制建设发力,治理合力逐步凝聚。两村均成立由村 支书牵头的工作专班,如 X 村党支部书记 X 牵头建立“网格配 备保洁员、宣传入户到人、星级文明户评比、村规民约约束”四 项机制 ,构建“人大代表包片、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责任 体系。通过“大喇叭方言宣讲+微信群动态推送+院坝会政策解 读”等方式开展宣传 240 余次,群众知晓率达 99%,主动参与 率从整治初期的 50%提升至 87%。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治成效不均衡,长效管护有短板。两村存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