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区委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巡察集中反馈暨专题警示教育会议的讲话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区委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巡察集中 反馈暨专题警示教育会议的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集中反馈本 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巡察发现的问题,二是结合典型案 例开展专题警示教育。这是一次正视问题的“看病会”,更是一 次压实责任的“交底会”。区委决定以这样严肃的形式,把问题 摆在台面上,把要求讲清楚、讲透彻,就是要向全区释放一个强 烈信号:管好用好农村集体“三资”,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石,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夯实党在农村 执政基础的生命线。任何侵蚀、挪用、贪占集体资产的行为,都 必须受到严肃查处;任何管理上的失职、渎职、不作为,都必须 被坚决纠正。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清醒认识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严峻 形势与重大意义 近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党组织和相关部门 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资产盘活和效益提升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 2025 年初,我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已达 到 XX 亿元,较 20XX 年增长了 13.9%;经营性资产达到 XX 亿元, 同比增长 25.1%;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 XX 亿元,同比增长 30.5%。特别是在资产盘活方面,我们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 通过盘活闲置厂房、改造废弃教学楼、集中流转土地等方式, 有效提升了资产利用率和集体收入。例如,XX 镇 XX 村通过改 善基础设施,提升了土地承包价格,村集体年增收超过 XX 万元。 同时,我区大力推进“三资”管理数字化转型,依托智慧农经管 理服务平台,实现了资产资源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和公开透明,为 规范管理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成绩背后依然潜 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本次专项巡察,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 照出了我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诸多深层次、顽固性 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更直接损 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侵蚀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全区上下必须 深刻认识到,守好农村集体“家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 础,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基 层干部政治担当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我们决不能有任何麻痹 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直面问题、刮骨疗 毒。 二、正视问题,深刻剖析专项巡察发现的四大突出弊病 这次专项巡察覆盖全区 XX 个涉农街道、XX 个行政村,发 现的问题触目惊心,根源发人深省。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 四个方面: 第一,资产底数不清,管理粗放混乱。一些村集体家底不清、 账实不符的问题相当普遍。有的固定资产长期不登记、不入账, 成了“账外资产”,存在流失风险;有的资源性资产,如集体林地、 水塘等,没有进行规范化、资产化管理,其价值被严重低估甚 至无偿占用;财务管理更是乱象丛生,白条抵库、大额现金支付、 账务处理不及时等现象屡禁不止,村级财务监管严重缺失。这些 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村干部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欠缺,以及上 级部门的指导监督不到位。 第二,合同签订不严,存在巨大廉洁风险。合同是集体资产 运营的“安全阀”,但在巡察中我们发现,这个“安全阀”很多 时候是失灵的。大量合同签订不规范,要素不全、权责不清,为 后续履约埋下隐患。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长老合同”、“阴阳合 同”长期存在,有的合同一签就是几十年,租金标准远低于市场 价,造成集体资产严重流失。还有的重大资产处置和项目发包, 未经民主决策程序,由少数人说了算,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的风 险极大。这些不规范合同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优亲厚友、权钱交 易的腐败问题。 第三,资金使用失范,监管形同虚设。集体资金是群众的 “保命钱”、“发展钱”,但部分村庄的资金使用却极其随意。巡 察发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村 以各种名目违规发放津补贴,将集体资金变为少数人的“小金 库”;有的村级工程项目管理混乱,严重超预算,甚至存在质量 问题。这些现象反映出“村账乡代管”等制度在执行层面存在审 核不严、监管走过场的问题,监督网络没有真正织密扎牢。 第四,民主决策缺失,公开流于形式。民主决策和村务公开 是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制度安排。但在实际 操作中,一些村的“四议两公开”制度执行不到位,重大事项决 策往往是村干部“一言堂”,群众监督无从谈起。财务公开不及 时、不全面、不真实,群众看不懂、难监督,公开栏成了“空架 子”。这种状况不仅压制了群众的积极性,也为“微腐败”的滋 生提供了土壤。 这些问题的产生,表面上看是制度执行问题、能力水平问题, 但深挖根源,还是政治站位不高、宗旨意识淡薄、管党治党不严 不实的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 分;一些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将集体资产视为“唐僧 肉”;一些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悬空,当“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