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国资控股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关于接受巡视工作的汇报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国资控股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 司党委关于接受巡视工作的汇报 尊敬的巡视组各位领导: 根据区委统一部署,巡视组进驻我集团开展巡视工作,这既 是对集团党委的一次全面“政治体检”,也是对我们各项工作 的有力促进和鞭策。在此,我代表*国资控股投资运营集团有限 公司党委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对巡视组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 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集团党委近年来特别是上一轮巡 视以来的工作情况,重点是存在的问题,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 报。 一、基本情况 *国资控股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是 经*区委、区政府批准设立的区属国有独资公司,主要承担着授 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投资、运营和管理,以及区委、区政府赋 予的重大项目投融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 育等重要职能。截至2025年上半年,集团总资产达到850亿元,净资产310亿 元,资产负债率约为63.5%。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利润总额5.2亿 元。今年前三季度,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基本符合预期。近 年来,集团聚焦主责主业,重点推进了“*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湖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项目”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一批对区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 大项目为*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集团党委下设基层党组织21个,其中党 总支3个,党支部18个,共有党员358名。一直以来,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 项决策部署,在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 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的标 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对照巡视工作要求,聚焦“四个落 实”,深入查摆,感到在一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在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情况方面 1.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存在“温差”,新发展理念未能完全 贯穿投资决策全过程。集团党委虽然能够坚持“第一议题”制 度,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 的*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但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上还存在不足。部分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在学习中存在“浅尝 辄止”的现象,满足于读了文件、听了报告,但在如何运用党 的创新理论指导集团破解发展难题、应对市场挑战方面,深入 系统的研究和思考不够。例如,在贯彻“完整、准确、全面贯 彻新发展理念”方面,尽管口头上强调绿色发展和创新驱 动,但在部分项目的早期论证中,仍然存在过度关注投资回报 周期和短期经济效益的惯性思维,对项目的生态影响、社会效 益以及长期战略价值的评估权重不足。在推进“*老工业区改造 升级项目”时,对于如何引入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产业的绿色 转型,方案研究不够深入,仍然延续了部分传统开发的思 路,导致项目在后期的环保评审中面临挑战,影响了整体进 度。这反映出我们的学习成果向决策能力、工作实效转化 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 2.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存在“偏差”,部分改革举措推进 迟缓、成效不彰。集团党委在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及新一轮 深化提升行动等重大改革部署时,整体部署多,但跟踪问效、 攻坚克难的力度不够。存在“上热下冷”、压力传导层层递减 的现象。例如,在推行子公司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方面,虽然形式上完成了签约,但在差异化薪酬和刚性退出机 制的建立上瞻前顾后,未能真正打破“铁饭碗”,导致改革的 激励约束作用未充分发挥。此外,在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 面,思想不够解放,担心国有资产流失的顾虑过多,对引入非 公资本参与集团二级、三级子公司发展的路径探索不够大 胆,实质性进展缓慢。这表明我们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 内生动力方面,决心和勇气仍有欠缺。 3.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存在“温吞”现象,风险防范的 前瞻性不足。集团党委虽然每年都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也 签订了责任书,但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认识不 足。一是阵地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对集团官网、微信等宣传平 台的政治把关和内容审核不够严格,曾出现过转载文章审核不 细,导致含有不当表述的内容被发布,虽及时删除但造成了不 良影响。对下属合资公司、参股企业的宣传阵地延伸管理不 够,存在“管理真空”。二是风险研判和应对能力有待加强。 对涉及集团重大项目建设、资产处置等可能引发网络舆情和社 会风险的敏感问题,缺乏系统性的事前研判和预案准备。去 年,在“*地块商业开发项目”推进过程中,因前期与部分拆迁 户沟通不充分,引发网络负面舆情,集团相关部门应对较为被 动,反映出我们在履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上还不够坚强有力。 4.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体系建设存在“短板”,底线思维树 得不牢。集团作为资产规模大、投资领域广的国有资本运营平 台,面临的金融风险、投资风险、法律风险和安全生产风险交 织叠加。但在实际工作中,风险防范体系仍不够完善。一是投 资风险管控机制不够健全。投前尽职调查和投后跟踪管理存在 脱节现象。对于部分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 资项目,风险评估模型较为单一,对市场、技术、政策等变量 的压力测试不够充分。例如,集团在2024年初投资的一个*新材 料项目,由于对行业技术迭代速度预判不足,项目刚投产即面 临产品竞争力下降的风险。二是党管保密的政治责任落实不到 位。存在重业务、轻保密的倾向,对部分涉密人员的教育管理 和日常监督不够严格,个别干部职工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敏 感业务信息,存在失泄密风险隐患。 (二)在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方面 1.“一把手”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存在“落差”,压力传 导不够到位。作为党委书记,我虽然能够认识到抓好党建是最 大的政绩,但在工作中,有时仍不自觉地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抓 经营、抓项目上,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系统谋划和常态化监督检 查有所放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更多体现在会议部署和文 件批示上,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子公司检查 廉政建设情况较少,与班子成员、下级“一把手”的廉政谈话 多为常规性提醒,针对性和“辣味”不足。导致“严”的信号 和压力未能无衰减地传导到“神经末梢”。 2.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存在“温差”,业务与党建融 合不深。部分班子成员对“一岗双责”的认识还停留在“两手 抓、两手都要硬”的口号上,实际工作中存在“一手硬、一手 软”的问题。在研究分管领域的业务工作时,能够做到思路清 晰、措施具体;但在同步部署、检查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 工作时,则显得不够深入、不够经常。有的同志认为廉政建设 是纪委的事,自己抓好业务就是履行了最大职责,对分管部门 和单位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红脸出汗”不够,导致廉 政风险防控与业务流程管控结合不紧密,“两张皮”现象依然 存在。 3.廉洁风险防控和干部廉洁自律存在“盲区”,制度执行不 够刚性。一是廉政风险点排查不够全面动态。集团上一次全面 的廉政风险点排查还是在三年前,部分排查出的风险点已随着 业务变化而改变,但更新不及时。对新拓展的供应链金融、股 权投资基金等新业务领域的廉政风险研究不深,防控措施相对 滞后。二是制度执行存在“稻草人”现象。尽管集团制定了工 程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资产处置等一系列制度,但在执行 层面,仍存在“打擦边球”的现象。例如,在部分非必须招标 的咨询服务、中介机构选用上,存在倾向性选择、程序不够规 范的问题。三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防火墙”筑得不够牢 固。个别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存在经商办企业情 况,虽然按规定进行了报备,但集团党委在对其经营活动是否 与集团业务存在关联、是否利用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