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市服务业运行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服务业运行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
贯彻落实 X 省委、省政府和 X 市委的决策部署,全面听取今年
1—8 月全市服务业的运行情况汇报,系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
精准研判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再动
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相关部门的同志分别作了汇报,情
况分析得比较透彻,提出的建议也很有针对性。下面,结合大家
的发言,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客观认识当前服务业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恢复进程中的多
重压力,全市上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积极构建优
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阶段
性成效。从数据来看,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压舱石”和“稳定
器”的作用日益凸显。根据统计,2025 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
实现增加值 8654.2 亿元,同比增长 6.0%,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
到了 71.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高达 73.7%这充分说
明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特别是现代服务
业的引擎作用持续增强,2025 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信息传
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均实现了
稳健增长,为全市经济的平稳开局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全年服务
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4%以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
比重达到40%的年度目标,当前的工作仍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传统服务业占比依然偏高,
改造升级的步伐还不够快;另一方面,以研发设计、科技服务、
法律会计等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其次,一是融合发
展深度不够。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两业融
合”仍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缺乏深度嵌入产业链、价值链核
心环节的标志性项目和平台。生活性服务业的供给与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再次,
是新增长点培育不足。虽然我们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平台经济、
首店经济,但在项目招引和落地见效方面,成果还不够丰硕。部
分新兴服务业态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尚未形成能够引领行业
发展的头部企业和产业集群。最后,要素保障和政策落实仍有堵
点。部分企业反映,在享受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时还存在
流程较长、门槛较高等问题。高层次、复合型服务业人才的引进
和培养机制仍需完善,人才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这些问题,既
是短板和弱项,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全市各
级各部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信心、直面问题,以“时不
我待、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有力、更加精准
的措施,全力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为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
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开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关键在于紧盯目标任务,细化具体举
措,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要围绕商务、金融、
科技、民政、人社、水利等重点领域,一体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
业和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千方百计提升服务业对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的贡献度。
第一,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这是提升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一要大力发展科技服
务业。聚焦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加快培育一批集技术
研发、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
科技服务机构。要用好“苏科贷”等财政金融信贷产品,支持科
技型服务企业创新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二要提升
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级。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模式,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
度。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高
效便捷的融资服务。三要构建高效畅通的现代物流体系。要加快
推进城乡集约化配送、公共冷链、现代物流供应链等项目建设,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投资补助。鼓励物流企业提档升级,优化
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智慧物流,切实降低全社会物流
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