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永葆清廉本色,砥砺担当作为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院干警大会,我以“永葆清廉本色,
砥砺担当作为”为题,和大家共同上一堂专题党课。这既是深入
推进“算好廉政账”专题教育月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在当前检
察事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进行的一次思想上的再动员、作
风上的再锤炼、行动上的再出发。希望通过这次党课,能引导全
体干警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严守纪律底线、提振干事劲头,以
更加清正廉洁的作风、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投身到服务 X 示
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宏伟事业中去。下面,我围绕“强作风、扬正
气”“提效率、优质量”“亮实绩、比奉献”“高定位、争先进”
这四个方面,与同志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一、强作风,扬正气,以勇于自我革命筑牢立身从检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
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对于我们检察机关
而言,这份清醒和坚定,具体就体现在持续不断的作风建设和正
气弘扬之上。这是我们检察队伍的生命线,也是每一位检察干警
立身从检的根本基石。
(一)强作风,首在“严”字当头,令行禁止。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
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自身的纪律性和规矩意识必须比任何行业、
任何单位都要强。首先,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
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全体干警必须深
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两个维护”真正融入血
脉、铸入灵魂、见诸行动,确保检察工作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正确
方向前进。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以及上级检
察机关的各项决策部署,决不允许搞变通、打折扣,更不允许出
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头脑清
醒、立场坚定;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必须善于从政治上看、从法
治上办,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其次,
要从细微之处做起,养成严谨细致、令行禁止的习惯。作风体现
在日常,纪律彰显于细节。一份文书的标点符号、一次庭审的着
装规范、一次接访的言行举止,都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的司法公
信力和整体形象。我们必须坚决摒弃“大概先生”“差不离”“过
得去”的粗放式工作习惯,要以“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态度,对
待每一项工作、办理每一起案件。院党组和各部门负责人要带头
垂范,从小事抓起,从日常管起,让严格守纪、严谨办事的作风
成为我院干警的鲜明标识和行动自觉。再次,要刀刃向内检视查
摆自身,真正从内心深处反思警醒。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
品格。每一位干警都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三个规
定”,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用“放大镜”审视自己的思想、
工作和生活,看看是否存在麻痹松懈的思想,是否存在“宽松软”
的行为,是否存在不愿担当、不敢作为的现象。要敢于揭短亮丑,
勇于修正错误,通过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真正从内心深
处受到警醒、得到触动,从而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
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标。
(二)扬正气,贵在“公”字立心,激浊扬清。检察机关是
社会正义的守护者,我们手中的检察权来自于人民,必须用来为
人民服务,维护公平正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检察干警应
有的精神风骨。首先,要始终把维护司法公正作为检察工作的生
命线。公正是法治的灵魂和生命。我们在办理每一起案件时,都
必须坚守客观公正立场,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
律适用关,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要坚
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坚决防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
在面对不法行为时,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真正做到“法不能
向不法让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
义。其次,要坚决杜绝选择性司法、随意司法。法律的生命力在
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
正并重,既要追求办案的法律效果,也要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
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时,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对司法不公、
执法不严等问题,要依法提出纠正意见或检察建议,维护司法统
一和法律权威。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慎之又慎,严格依据法
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作出判断,防止权力滥用。
再次,要主动纯洁社交圈、管好生活圈、净化朋友圈。检察官的
职业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在个人生活和社交方面有更高的标
准和更严的要求。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知敬畏、存戒惧、守
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慎独、慎初、慎微、
慎友,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围猎”,坚决不触碰党纪国法的“高
压线”。院党组要加强对干警“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管理,通过
常态化的廉政谈话、家庭助廉等活动,帮助干警及其家属共同筑
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在全院上下营造崇廉拒腐、风清气正的
良好风尚。
(三)求实效,重在以“实”字托底,履职担当。检察机关
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靠司法办案的实效来检验,靠人民群众
的满意度来衡量,必须把“务实”理念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以
实打实的行动回应群众期盼、彰显司法价值。首先,要聚焦主责
主业,把司法为民落到具体案件中。检察工作的“实效”体现在
每一起案件的办理质量里,体现在群众感受到的公平正义中。要
紧扣“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核心职能,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
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养老诈骗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行动——
如深化“公益诉讼守护民生”专项办案,对污染环境、侵害消费
者权益的案件,做到“发现一起、办理一起、监督一起”;在涉
企案件办理中,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推行“检
察护企”联络机制,上门为企业提供法律合规指导,既守住法律
底线,又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让司法为民不止于口号,更见于行
动。其次,要强化担当意识,以务实举措破解司法难题。面对司
法实践中的“硬骨头”,不能有“等靠要”思想,更不能“绕道
走”。要建立“难题攻坚清单”,对信访积案化解、虚假诉讼监督、
执行监督等难点工作,实行“一案一专班”机制,明确化解时限
和责任人员,定期跟踪进展;对新型案件、复杂案件,组织业务
骨干开展“案例研讨+实战复盘”,总结办案经验、统一司法标准,
避免因能力不足导致“案件办得了、效果上不去”的问题。同时,
对上级部署的重点任务,如未成年人检察“双向保护”、社区矫
正监督等,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步骤、明确节点,确保每
项工作都有始有终、落地见效。再次,要夯实履职根基,以过硬
能力保障务实成效。“务实”不是蛮干,需以专业能力为支撑。
要建立“常态化练兵+精准化培训”机制,每月开展“案例教学、
模拟法庭、业务竞赛”等活动,提升干警证据审查、法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