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质量和食品
药品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
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质量和食品药
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县前一阶段工作成效,分
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
务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刚才,会议已经传达了市质量和食品
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的核心精神,希望大家深刻领会,认真抓好
贯彻落实。
质量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
生福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人民群众最关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这项工作,责任重于泰
山。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质量和食品药品
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在此,我
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奋战在全县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战
线上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质量和食
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基础还不牢固,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监管挑战日益增多,部分企业主体责任
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基层监管力量与日益繁重的监管
任务之间还有差距,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有着更为
迫切的期待。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
更实的举措,全力以赴推动我县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再上
新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质量和食药
安全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过去的一段时间,全县各镇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
府的决策部署,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推动质量和食品药品安
全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
实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新”上:
一是工作推进构建了新格局。我们始终坚持将质量和食药安
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县级层面成立了由主要领
导挂帅的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全县重大事项,定期研究解决难
点问题。各镇区、各部门也相应建立了联动机制,形成了上下
贯通、横向协同、运转高效的工作合力。特别是我们将质量强
县和食品安全战略深度融入全县“十四五”发展规划,与经济
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为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是市场治理取得了新进展。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深入开展
了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药品安全
放心工程、重点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严
厉打击了制假售假、虚假宣传、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据
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共监督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主体超过1.2万
家次,立案查处相关违法案件300余起,移送司法机关案
件5起,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同时,我们不断完善投诉举报处
理机制,12315热线接通率和群众满意度均保持在98%以上,市
场监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得到显著增强。
三是企业质态得到了新提升。我们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积
极引导和帮助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深入实施品牌战
略,成功培育了一批省级、市级名牌产品和质量奖项,我
县“*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攀升。大力推广先进质
量管理方法,引导超过百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全县
通过ISO9901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
了15%。我们还积极搭建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质量诊
断、标准咨询、检验检测等“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了企业
在发展中遇到的质量瓶颈,为全县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
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短板和弱
项。比如,一些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意识仍然淡薄,“重生
产、轻质量,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还未根本扭转;网络订
餐、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的监管还存在盲区和滞后
性;基层监管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装备与日益复杂的监管形
势还不完全适应;质量和食药安全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还不够
深入细致,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都是我
们下一步工作中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硬骨头”。全县上下必
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做好质量和食药安全工作
的极端重要性,以“归零”的心态、冲刺的状态,全力以赴、
常抓不懈。
二、聚焦关键,系统治理,全力提升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效能
做好新时期的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
念,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构建科学、高效、
权威的监管体系。
第一,要以“最严谨的标准”为引领,在全过程安全监管上
实现新突破。质量和食药安全监管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
条,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千里之堤,毁于蚁
穴”。我们必须坚持全链条、全覆盖监管理念,做到无缝衔
接、闭环管理。一要严把源头输入关。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对
农产品产地的环境监测和治理,严格管控农药、兽药、化肥等
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绿色防控技术,确
保“产”得安全。要全面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压实生
产者自我承诺和质量把关的责任,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
有效衔接。二要严把生产加工关。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生产企
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从原辅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
到出厂检验、产品追溯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加大对
食品生产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的综合治理力度,通过规范
提升、集中加工、淘汰取缔等方式,着力解决“脏乱差”问
题。要特别关注校园及周边、养老机构、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
的食品安全,加大巡查频次和抽检力度,坚决防止群体性食源
性疾病事件的发生。三要严管流通销售关。要加强对农批市
场、商场超市、冷链物流等重点环节的监管,严厉查处销售过
期、变质、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要大力推进智慧监管,加快
建设覆盖全县的食品药品安全追溯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实
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让每一份食品、每一
粒药品都置于阳光下运行。
第二,要以“最严厉的处罚”为震慑,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上展现新作为。对质量和食药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
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出重拳、下狠手,形成强大震慑。一
要强化案件线索排查。要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