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民宿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记住乡愁”的重要指示
批示精神,切实推动省委关于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工作部署,
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走深走实。经对全市
部分重点民宿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发现民宿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问
题,并提出对策,以点带面,推动宜春乃至全省民宿产业高质量
发展。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民宿 1600 余家,床位 3 万余张。其中,
中高端民宿 70 余家,直接从业人员 1 万余人。
一是民宿集聚态势初步形成。全市形成了以靖安、奉新、明
月山为主要的民宿聚集区,其他县市区均匀分布的特点。靖安以
中源避暑、三爪仑为核心,涌现了沐光源宿、茶湾山水、水岸边、
石头村等一批具有山野避暑特色的民宿品牌。奉新以澡溪九仙温
泉康养、百丈山禅修养心、仰山户外运动、柳溪和石溪客家竹海
等为特色的民宿区域发展新格局。明月山以旧雨新知、旧舍、奉
新村头芳·若谷山房、正好小筑等一批具备自然美学和人文风情,
个性化、特色化和精细化和全时段全面周到的管家服务旅游民宿。
二是政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靖安县为例,靖安县成立了
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民宿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
记领衔推进民宿产业规范经营和管理改革,并成立县民宿办,抽
调人员组成专班统筹推进民宿产业发展,先后制定了《靖安民宿
管理办法(试行)》《靖安普通民宿必备项目规范》《靖安民宿等
级评定评分细则》《靖安民宿办证流程》《靖安民宿联勘联审办
理流程》等一系列行业规范标准。县财政投入 XX 万元设立“民
宿贷”。结合等级评定进行贴息贷款扶持,持续撬动金融资本和
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民宿产业,目前已发放 XX 万元“民宿贷”贷
款,撬动社会资本 XX 多万元。
三是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市民宿产业年营收保持了 3
年净增长。其中,靖安县整合全县各乡镇和村集体的零散闲置房
屋、山林、河塘等资源用于发展民宿项目,让“空心房”变“致
富屋”。截至目前,累计盘活村集体用房、闲置农房 154 间,让 100
余亩闲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充分发挥效益,每年带动各村集体
增收超过5万元。尤其是网红民宿“水岸边”去年“五一”期间
仅咖啡单日销量即破千杯,营收达3万多元。
二、发展现状分析
一是经营现状分析。宜春乡村民宿数量占比高于全省水平。
携程数据显示,2023 年宜春民宿交易额排名全省第 6 名,低于
2023 年宜春市 GDP 排名第 4 名。平均入住率为 15%,高于同期
全国民宿入住率 13%。平均民宿房价为 268 元,比全国民宿平均
房价低 28.5%,市内乡村民宿和城市民宿的平均房价分别为 281
元、261 元,而全国乡村民宿和城市民宿的平均房价分别为 444
元、359 元,整体上宜春的民宿定价差异小于全国,人均消费在
500-800 元之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客源现状分析。结合前期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宜春
民宿入住率走势和全国基本相似,7、8 月为旺季,1、2、3 月为
淡季;62%为本省客人,其余依次为湖南 12.7%、江浙沪 10.2%、
湖北 5.7%、粤港澳 2.5%、京津冀 0.6%、其他省份 6.3%;游客
年龄 22-42 岁占 37.76%,43 岁以上占 62.24%(其中 63 岁以上
占 22.36%)。
三是发展方式分析。宜春民宿发展方式和发展类型日益趋向
多元,产生了“公司+农户”“农户+农户”“政府+农户”“政府+
公司+农户”等多种紧密联合的经营模式。以靖安县为例,其成
立了全省第一家县级民宿协会,强化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创立
了“靖安人家”民宿品牌。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问题一:服务标准参差不齐。
全市民宿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在数量和品质上都有了很大提
升,但是缺乏专业运营团队,懂民宿、熟市场的专业人才明显不
足,民宿经营主体大多是农家小院的低端民宿,缺少标准规范的
优质服务,价格无序,局限于“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
的中低端品牌模式,对满足精神需求的度假、休闲、旅居、禅修
等高品质民宿开发不足。
借鉴案例:浙江省德清县出台了《民宿管家职业技能等级评
定规范》,并成立了莫干山民宿管家培训中心,中心按照民宿标
准建设,有常设人员、实训基地,以及固定的民宿管家服务标准,
内部打造了红酒品鉴室、餐厅、咖啡吧、客房等区域,同时配备
民宿行业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强优师资力量,为学员提供多方位
优质的管家服务培训。中心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民宿行业的“黄
埔军校”,全面打通民宿人才发展培养的“绿色通道”。
对策建议: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民宿产业相关政策,建立健
全民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的体制机制,在进一步强化民宿行业
监管、确立民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