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三点发力”强基础维护稳定促发展——XX县筑牢社会和谐根基、护航高质量发展经验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三点发力”强基础维护稳定促发展——XX 县筑牢社会和谐根基、护航高质量发展经验材 料 今年以来,XX 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社会 稳定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根本指引,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各项要求, 锚定“主动创安、源头创稳、持续守稳”工作主线,聚焦高位统 筹、源头治理、全量排查三大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以扎实举措防 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以过硬作风筑牢社会稳定防线,确保全县 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有 序、安定的良好环境。 一、聚力高位统筹促推动,夯实社会稳定“压舱石” 维护社会稳定,领导是核心、机制是保障、落实是关键。 XX 县始终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 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学习培训、优化结果考核,构建起“上下联 动、左右协同、全员参与”的维稳工作格局,为全县稳定工作提 供坚强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条 XX 县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维稳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将维 护社会稳定工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乡村振兴、 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县委、 县政府主要领导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在县委常委 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扩大会)上专题研究维稳工作,原文学 习《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逐条梳理责任清单,明确各级 各部门职责边界。建立“季度研判、月度调度、周汇总”工作机 制——每季度由县委主要领导或县委政法委书记主持召开维护 社会稳定工作形势分析研判会,全面分析全县维稳形势,精准识 别风险点,针对性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每月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召 开维稳工作调度会,听取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工作进展,协调 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每周由政法委办公室汇总各类 涉稳信息,形成工作简报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阅。同时, 构建“县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政法委统筹协调、各部门 齐抓共管、乡镇(街道)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将维稳责任层层 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 局面,确保党对维稳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 (二)强化学习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为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 的核心要义,XX 县将其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必修课”和县委理 论学习中心组“重点课”,通过“专题授课+集中研讨+线上学习+ 基层宣讲”四维模式,推动学习走深走实。一方面,邀请市委政 法委副书记、法学专家等为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专题辅导, 围绕《规定》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责任追究等重点内容进行 深度解读,结合近年来省内外典型维稳案例,剖析工作中的常见 问题与应对策略,帮助领导干部准确把握维稳工作的政治方向和 实践要求。另一方面,利用“XX 干部教育在线”平台开设《维 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学习专栏,上传解读视频、政策文件、 测试题库等学习资料,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完成不少于 20 学时的 线上学习,并组织闭卷测试,测试成绩纳入干部年度考核,确保 学习入脑入心。此外,组建由县委政法委干部、法院法官、检察 院检察官组成的“维稳政策宣讲队”,深入各乡镇、村(社区) 开展宣讲活动 23 场,覆盖基层干部群众 5000 余人次,通过“接 地气”的语言和“身边事”的案例,让基层干部群众理解维稳工 作的重要性,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社会稳定工作中来,推动形成 “人人关心稳定、人人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结果考核,激发工作动能 为避免维稳工作“重部署、轻落实”,XX 县结合实际制定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将维稳工作纳入平安建设 考核和“争当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 标 28 项,涵盖风险排查、矛盾化解、重点人群管控、应急处置 等重点工作。考核采取“日常督查+年终考核+群众评价”相结合 的方式:日常督查由县委政法委联合县纪委监委成立专项督查组, 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各乡镇、县直部门开展督查,每季度 通报督查结果,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年终考核采取“听汇报、查资料、实地看、访群众”的方式,全 面评估各单位维稳工作成效;群众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 等方式,收集群众对社会治安、矛盾化解等工作的满意度,将 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明确考核结果的运用机 制——对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优先推荐评优评 先、干部晋升;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进行约谈提醒,限期整改, 整改不到位的依规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通过“严考核、硬 约束、真激励”,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抓维稳工作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形成“齐抓共管、同向发力”的工作合力。 二、聚力源头治理促防范,筑牢社会稳定“防火墙” XX 县坚持“防范在先、关口前移”理念,从风险评估、依 法行政、治安防控三个维度发力,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解决在源头,切实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一)抓实风险评估,把好决策“前置关” XX 县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要 活动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明确规定“未经风险 评估的事项一律不决策、不审批、不实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 少社会矛盾。一是规范评估流程。制定《XX 县重大决策社会稳 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明确评估范围、评估内容、评估程序, 建立“评估前调研—评估中分析—评估后跟踪”的闭环管理机制。 在评估前,由牵头部门联合乡镇、相关职能部门深入群众开展调 研,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 见;评估中,组织专家、群众代表、法律工作者等对可能存在的 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划分风险等级(高、中、低),并制定针对 性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评估后,对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动 态跟踪,及时调整应对措施,确保风险可控。二是聚焦重点领域。 重点围绕群众关切的重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生态环保、教育 医疗等领域开展风险评估,2024 年以来,完成重大决策社会稳 定风险评估备案 10 件,其中涉及城市更新项目 3 件、产业园区 建设 2 件、民生工程 5 件。例如,在 XX 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 进中,通过风险评估提前发现部分居民对改造方案存在异议的问 题,及时组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调整改造方案,解决居民关心 的停车位规划、绿化提升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未引发一 起信访事件。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 要依据,对评估为高风险的事项,暂缓实施或不予实施;对评估 为中风险的事项,待制定完善的风险化解方案后再实施;对评估 为低风险的事项,同步落实风险防范措施。通过严格的风险评估, 2024 年全县因重大决策、项目实施引发的矛盾纠纷同比下降 35%,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