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巡察整改专题民
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根据市委、区委关于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统一部
署和要求,会前,我聚焦市委第*巡察组反馈的意见,再次深入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
三中全会精神,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
法规,并与班子成员、分管部门同志、基层党员群众代表广泛
开展谈心谈话,听取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我紧密联系个人
思想、工作和作风实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
作摆进去,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明确了整改方向和
措施。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上,我针对查摆出的在理论学习、担
当作为、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4个问题,制定了12条整改措
施。一年来,我坚持问题导向,逐项对账销号,通过建立个人
整改台账、定期自查自省等方式,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
处。截至目前,上年度查摆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并长期坚
持,取得了预期效果。
二、对照巡察反馈意见查摆的主要问题
市委第*巡察组反馈的意见,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对我个
人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政治体检”和党性洗礼。我诚恳接受、
照单全收。通过深刻反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在“学思想、强党性”方面,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和
转化效度仍有差距
作为街道党工委委员,我能够带头参加党纪学习教育,坚持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
任务。2025年以来,我参加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
习15次,专题研讨6次,撰写心得体会8篇,并带头为基层党组
织讲授专题党课3次。但对标巡察组提出的“理论学习与实际工
作结合不够紧密”的要求,我深刻检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
题。一是政治判断力的敏锐性有待提升。平时投入分管的城市
管理、安全生产等具体业务工作的精力较多,对政治理论的学
习有时满足于“读过了”“学过了”,但从政治层面思考和把
握问题的能力还不足。对于国内外复杂形势、意识形态领域的
斗争动态,虽然能够保持关注,但未能时时站在维护国家政治
安全、制度安全的高度去分析研判,对一些通过网络传播的错
误思潮和言论,未能第一时间从政治上发现其潜在风险并进行
坚决抵制和有力批驳,缺乏“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
来”的政治警觉性。二是政治领悟力的穿透性有待增强。在学
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中央最新决策部署时,有时
存在“就理论学理论”的现象,未能完全将蕴含其中的改革精
神、发展理念与我们街道面临的旧城改造、产业升级、基层治
理等实际挑战进行深度融合。比如,对于“发展新质生产
力”这一重大论断,虽然在会上多次学习讨论,但在如何引导
辖区内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
上,思考谋划得不够深远,提出的思路举措创新性不足,导致
分管领域的经济工作亮点不多,未能完全将党中央精神转化为
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有效办法。三是政治执行力
的坚定性有待强化。在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时,虽然能做到
令行禁止、不打折扣,但在“创造性落实”上做得还不够。有
时存在机械执行、路径依赖的问题,习惯于按照文件、会议要
求部署工作,但在结合街道实际、破解执行过程中的堵点难点
问题上,主动思考、积极创新的劲头不足。比如,在推进*河沿
岸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面对涉及多个产权单位、历史遗留问
题复杂的现实情况,一度产生了畏难情绪,更多是向上级请示
汇报,等待上级拿出解决方案,而不是主动跨前一步,积极协
调各方力量寻求突破,导致该项工作进度滞后于市、区两级的
总体要求。
(二)在“重实践、建新功”方面,勇于担当的锐气和攻坚
克难的韧劲有所减弱
我始终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使命,面对急
难险重任务能够主动担当。但在巡察组指出的“干事创业精气
神不足”问题面前,我反思自己确实存在安于现状、闯劲不足
的倾向。一是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有所懈怠。随着工作年限的
增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锐气有所消磨,面对一些历史遗
留的“硬骨头”和发展中遇到的新矛盾,有时会滋生“多一事
不如少一事”的求稳心态。在工作中存在路径依赖和舒适区思
维,习惯于用老经验、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对于需要打破常
规、承担风险的创新举措,顾虑较多、推进较慢。比如,在推
动*老旧工业区转型升级项目中,对于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的
模式,因担心流程复杂、监管困难,前期调研论证不够充
分,错失了几个有投资意向的优质企业,导致项目整体进展缓
慢。二是狠抓落实的钉钉子精神有所放松。对分管的工作虽然
都进行了安排部署,但后续的跟踪问效、督办落实不够到位。
有时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对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
难了解不深不透,缺少“一竿子插到底”的韧劲和“不见成效
不收兵”的狠劲。习惯于通过电话询问、听取汇报来了解工作
进展,深入项目一线、施工现场“解剖麻雀”不够。比
如,对*社区邻里中心建设项目,年初就明确了建设计划,但在
后续跟进中,对施工单位反馈的管线迁移困难等问题,仅停留
在口头督促责任部门协调,没有亲自到现场组织会商、拍板解
决,导致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群众期盼的民生实事未能按时兑
现。三是践行正确政绩观存在偏差。在思想深处,对于“潜
绩”和“显绩”的关系认识还不够辩证,有时不自觉地会把更
多精力放在那些容易出成果、见效快的“显绩”工作上,而对
于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工程,虽然也认识到其重要
性,但在投入时间和精力上有所不足。比如,在推进垃圾分
类、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对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培育居民
文明习惯等基础性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如组织大型活动、打造
示范点位那么多,存在一定的“政绩观错位”现象。
(三)在“践宗旨、守初心”方面,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力
度和温度尚有不足
我始终告诫自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为人民用好权。但
在巡察反馈的“联系服务群众不够紧密”问题上,我深感惭
愧,检视出以下差距。一是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扎实。虽然能够
落实“四下基层”制度,但“身入”基层多,“心入”基层
少,真正沉下心来与群众坐一条板凳、听掏心窝子话的时候不
多。满足于到社区、企业看一看、转一转,开展“蜻蜓点
水”式的调研多,带着问题、蹲点解剖式的调研少。比如,今
年上半年,为解决*片区停车难问题,我带队去现场调研
了2次,但都是在社区干部陪同下,看了几个点位就形成了初步
方案,没有花足够时间与不同楼栋的居民、周边商户进行深入
交流,导致后续方案公示时,因未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出行习
惯和商户的经营需求,收到了不少反对意见,工作陷入被
动。2025年以来,我个人直接接待信访群众18批次,但深入包
联户家中走访仅6次,推动信访人“事心双解”的效果还不够理
想。二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够彻底。随着职务的提
升,与群众的直接联系有所减少,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
盼感同身受不够。有时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虽然也批示交办
了,但对办理过程和结果的跟踪问效不够,导致一些问题“批
而不办”“办而不实”。比如,有居民多次反映*小区二次供水
水压不稳的问题,我先后两次批示分管科室和社区协调解
决,但问题时好时坏,未能根治。究其原因,是我没有亲自牵
头,组织水务、物业、居民代表等多方坐下来,彻底查清症
结,制定一个标本兼治的方案,导致问题久拖不决,影响了居
民的正常生活。三是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创新不够。在为民服
务上,习惯于沿用传统模式,满足于做好普惠性、常规性的服
务,但在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精准化、个性
化服务方面,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比如,面对辖区日益增长
的老年群体,我们虽然建设了日间照料中心,但提供的服务项
目比较单一,未能有效整合辖区内的医疗、餐饮、文娱等资
源,为老年人提供“菜单式”的智慧养老服务,服务供给与群
众需求之间存在脱节。
(四)在“严纪律、正作风”方面,履行“一岗双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