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公文抄袭问题
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
议,主题鲜明、意义重大。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改进文风的重要论
述,对全市范围内的公文抄袭问题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排查、
大扫除”,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自我革命
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决心,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邪气,以优良的
文风带动工作作风的根本好转,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
作风保障。
近期,兄弟省市接连曝出几起性质恶劣的公文抄袭事件,有
的将其他地区的地名、数据、工作举措原封不动地“嫁接”到
本地的工作总结中,闹出了“*县指导*市工作”的笑话;有的
甚至连年份、落款都未作修改,造成了极为负面的社会影响。
这些事件看似是文稿起草中的“技术性”失误,实则是思想上
的“总开关”出了问题,是作风上的“病毒”在扩散。这警示
我们,公文抄袭绝非小事小节,而是检验我们政治忠诚度、能
力水平和工作作风的“试金石”。全市上下必须高度警醒,深
刻反思,引以为戒。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公文抄袭的政治危害
公文是传达政令、部署工作、反映情况、推动落实的重要载
体,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政策性和严肃性。一份合格的公
文,字里行间体现的是党的意志,承载的是人民的期盼。反
之,一篇抄袭拼凑、粗制滥造的公文,损害的不仅仅是文字的
严谨,更是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
的高度,深刻认识公文抄袭问题的极端危害性。
一是公文抄袭是政治不忠诚的直接体现。“看*首先要从政
治上看。”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不是空洞的口号。中
央有号召、省委有部署,如何结合*市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抓
好贯彻落实,是我们各级干部必须答好的“政治考卷”。公文
的起草过程,本应是一个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化落实的过
程。如果满足于当“二传手”,满足于从网上、从外地文件
中“复制粘贴”,看似走了捷径,实则是思想上的懒惰、行动
上的“躺平”。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对上级决策部署的敷衍塞
责,是对本地发展实际的漠不关心,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极端
不负责任。这种“假落实”“伪执行”,与坚定拥护“两个确
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背道而驰,是政治上
不成熟、不坚定的表现,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二是公文抄袭是能力不足的“遮羞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
强调,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特别是调查研究能力。公文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要求,高质量的文稿背后,是扎实的
理论功底、深入的调查研究、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精准的文字表
达。反观那些热衷于抄袭的干部,往往存在“本领恐慌”。有
的不愿深入基层、不愿深入群众,对本地情况一知半解,写起
材料来自然心中无数、笔下无物;有的学习能力不强,对新思
想、新政策、新要求理解不深不透,只能依葫芦画瓢;有的责
任心缺失,把起草文稿当作一项苦差事,信奉“天下文章一大
抄”,只想尽快交差了事。这种以抄袭掩盖能力不足的行
为,是典型的“懒政怠政”,长此以往,不仅会荒废个人业
务,更会耽误一方事业发展。我们决不能让这种“南郭先
生”式的干部有市场、有位置。
三是公文抄袭是作风不正的集中暴露。文风是作风的“晴雨
表”。公文抄袭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文稿工作中的典型表
现,其根源在于思想根子不正、政绩观错位。从去年警示教育
大会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问题来看,不担当不作为乱
作为的顽疾犹存。据市纪委监委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
年,我市查处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中,有近15%与文风不
正、照搬照抄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有的单位为了应付检查考
核,热衷于堆砌材料、制造“政绩盆景”,导致公文数量越来
越多,质量却越来越差;有的领导干部对文稿审核把关不
严,满足于“大概齐”“差不多”,甚至自己当“甩手掌
柜”,对抄袭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客观上纵容了不良风气
的蔓延。这种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文风,不仅会催生“文山
会海”,加重基层负担,更会导致我们的决策部署“水土不
服”,最终损害的是党群干群关系,侵蚀的是党的执政根基。
二、转变工作作风,坚决铲除公文抄袭的滋生土壤
公文抄袭问题的病灶在文风,但病根在作风。要从根本上解
决问题,就必须来一场深刻的作风革命,推动全市广大干部把
心思和精力真正用到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来。
一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胸中有数,下笔有神”。毛
泽东同志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没有调
查,就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一篇好的文稿,是用脚走出
来的,是用心悟出来的,绝不是在办公室里“搜”出来的。全
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走出“文山会海”,带头扑下身子、沉
到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楼院,与群众面对面
交流,听真话、察实情。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