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XX 镇三产融合示范园项目谋划建设情况
拉练总结汇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我
县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近期,我们对 XX 镇三产融合示范园项
目谋划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拉练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
下。
一、项目谋划建设总体情况
自项目启动以来,XX 镇及县相关单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
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示范园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为 2026
年全面发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顶层设计清晰,“一园八区”蓝图绘就。示范园项目立
足我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聘请高水平规划团队,科学绘就了
“一园八区”的万亩产业空间布局图。该规划明确了园区作为全
县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定位,以三产融合为主线,聚焦县
域“菜、果、药、牛、菌、玉米、甜菜、杂粮杂豆”等八大主导
产业,规划了总面积 8840 亩的集中示范板块。通过功能分区、
产业集聚,旨在打造集种植养殖、精深加工、科技研发、电商物
流、休闲文旅于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形成结构合理、
链条完整、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产业多点布局,融合链条初步构建。示范园着力于延长
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接二连三”
的融合发展模式转变。在一产方面,重点建设了中草药种植示范
区、林下种植示范区、芦笋种植示范基地等高标准种养板块,
引进试验示范各类新品种,为全县农业结构优化提供样板。在二
产方面,积极推动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规划布局了年产 5000
吨芦笋深加工项目和年产 10 万吨杂粮深加工项目,旨在构建“种
植、回收、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在三产方面,规
划建设了集大数据处理、电商服务、培训孵化、农畜产品展销等
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探索“种养基地+龙头企业+网
络销售+观光采摘”的农文旅商融合新业态。目前,园区已进驻
工业企业 19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3 家,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
现。
三是建设稳步推进,园区形态初具规模。通过积极争取上级
政策和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已争取到国
家级扶持项目资金 XX 万元,以及自治区衔接资金 XX 万元,专
项用于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芦笋深加工及配套冷库项目、种
植示范区建设项目等。XX 村片区总投资 XX 万元的三产融合园
区已初具规模。2024 年,园区种植示范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已完成招标并进入施工运营阶段,标志着园区从蓝图规划全
面转向实体建设。预计园区全面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 XX 亿
元,带动就业 1400 余人,辐射带动超过 1200 户农户,实现年人
均增收 XX 元以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示范园项目在推
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和挑战。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待加强。目前园区运作模式设定为
“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龙头企业的实力和深度参
与是模式成功的关键。但从现状来看,已入驻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真正具备强大市场开拓能力、品牌影响力和深加工转化能力的行
业领军企业引进力度不足。这可能导致园区产业层次提升缓慢,
利益联结机制的稳定性面临考验。
二是资金要素保障压力依然较大。示范园建设投资体量大、
周期长,目前资金来源仍较多依赖上级财政拨款和专项衔接资金。
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市场化融资渠道尚未完全打通。随着项目
建设的深入,后续的产业升级、运营维护、市场推广等均需要持
续的资金投入,单一的财政输血模式将难以为继,资金保障面临
较大压力。
三是三产融合深度广度仍需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