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在新兴领域党建
工作培训会上的辅导讲稿
同志们,今天,我们开展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专题培训,主要
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重
要指示精神,落实今年9月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部署要
求,准确把握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特点和任务
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新
兴领域党建工作走深走实。下面,我结合近期学习思考和工作
实际,讲三个方面内容。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重大
意义。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兴起、社会组织形态深刻变革,新
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以下简称“两新”组织
和新就业群体)等新兴领域,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力量。从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设企业中,“四
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领域企业超
过X万户,占新设企业总量的X%;我国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
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X万人,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
组成部分。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新兴领域党组织覆盖率
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某省专精特新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超过X
%,而外卖配送员群体党员占比却明显偏低。这一数据差距,折
射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以强烈的
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这既是扩大党
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的关键抓手,更是巩固党的执政根
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加强新兴领域党
建,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
基松则大厦倾。”新兴领域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组织边界,如果
党组织不能在新兴领域实现有效覆盖,就可能出现政治建
设“空白地带”,引发一系列次生问题。比如,某互联网平台
曾因缺少党组织引导,出现算法过度逐利问题,后来通过建立
功能型党支部,推动算法伦理审查制度落地,才实现企业发展
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再看新社会组织,它源于政府职能让渡与
社会利益聚合的双重逻辑,某市通过构建“工作网络+管理框
架”模式,将党组织嵌入行业协会、公益组织,使党组织覆盖
率从今年的X%提升至今年的X%。但“组织覆盖”不是终点,关
键是通过党建引领实现“人心凝聚”。实践证明,在新兴领域
建立党组织,能让党在服务居民、支持行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
用,真正筑牢执政根基。二是加强新兴领域党建,是加强和创
新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过去有人担心,党建会导致新社会组
织“行政化”、削弱其社会属性,但实践给出了相反答
案——党建恰恰是破解“市场逐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矛盾
的关键。某市通过党建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扶贫、环保等社
会责任项目,企业社会美誉度提升X%,员工归属感增强X%;某
市打造“数字经济党建矩阵”,将党组织嵌入直播电商、共享
经济等产业链,今年化解劳资纠纷X余起,推动数字经济产值增
长X%;某市在集成电路产业链上建立党委,覆盖X家企业,今年
协调解决技术难题X项,带动行业产值提升X%。这些案例充分说
明,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能释放“1+1>2”的治理效能,实现经
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路径。三是加
强新兴领域党建,是促进政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传统党建模
式依赖行政资源,难以适应新兴领域特点。比如,网约车司
机、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传统“固定式”党组
织管理模式根本行不通。这就要求新兴领域党建必须突破传统
局限,探索符合自身规律的新模式。某市探索“云党建”模
式,利用互联网平台远程管理流动党员,今年线上党课参与率
达96%;某社区通过“党建+服务站点”模式,将外卖配送员纳
入社区治理网络,促进社区问题快速解决。这些“柔性嵌
入”的实践,既尊重了新兴领域运行规律,又传播了党的主
张,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形式,搭建了连接
分散群体的纽带,增强了社会治理聚合力,为政党现代化注入
了新活力。
二、把握核心特征,准确理解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鲜明特
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
基层。”新兴领域党建既有党建工作的共性要求,更有自身的
独特性,主要体现为组织形态创新、功能融合升级、体制机制
重构三个方面,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应对。一是组织形态
从“刚性覆盖”转向“动态嵌入”,突出灵活性与创新性。新
兴领域平台化程度高、劳动关系松散,传统“按单位建支
部”的刚性模式根本不适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组织
形态,依托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采用灵活多样
的方式设置功能型党组织。比如,针对外卖配送员群体,某地
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依托配送站点设“红色驿站”,通过线
上平台开展组织生活,让党员“云端归队”;针对新社会组织
项目制特点,某地根据项目周期组建临时党支部,项目结束后
自动解散,既避免机构冗余,又确保党建不中断。但也要警惕
创新中的风险:一是组织稳定性不足,去中心化、流动性强的
特点可能导致党组织“有名无实”;二是部分平台企业以“算
法中立”为由回避党建责任,导致党组织在权益保障等关键环
节缺位。我们必须牢记,创新组织形态不是“搞形式”,而是
要让党组织真正发挥作用,坚决避免“有形式无内容”的困
境。二是功能定位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赋能”,突出政
治引领与服务功能深度融合。新兴领域党建不能只搞思想政治
教育,还要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必须实
现政治引领与服务功能有机统一。某市党组织联合美团、饿了
么等平台,推出党员外卖配送员“积分银行”制度——党员参
与社区志愿服务可兑换派单优先权,既强化了政治认同,又给
工作带来便利;某市在新业态集聚区打造“党建+人才服务综合
体”,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用“服
务换认同”,实现从“人员管理”向“服务供给”的转型。但
部分地区存在“重服务轻引领”的误区:有的地方投入资金
建“外卖小哥之家”,却因缺乏常态化活动机制,最终沦
为“充电休息站”;有的只注重解决生活困难,却忽视思想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