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推进纪检监察工作“三化”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
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
强调,要着力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不断
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牢记习近
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下更大功夫做好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这篇
“大文章”,更好地以高质量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
化我市实践。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
规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也
是提升监督执纪效能的关键路径。规范化聚焦权限界定、程序完
善和规则细化,通过制度约束确保纪检监察权力在法治框架内运
行,防止权力越轨和滥用。法治化强调以纪法思维和法治方式推
进工作,坚持所有监督执纪执法活动于规于纪于法有据,以党内
法规和国家法律为准绳,筑牢纪律红线和法治底线。正规化则注
重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将纪检监察职责权能、组织程序等要素
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形成相对成熟定型的体制机制。三者有
机统一,共同服务于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党的自我革命
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二)这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的核心任务。党的领导贯穿于纪检监察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全过
程,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监察官法》均明
确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融入监察官职责履
行、管理监督等各方面。这一过程是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在纪检
监察领域的生动实践,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勇于自我革命、带头
推进法治建设的政治自觉。通过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纪检
监察机关能够更好地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确保监督执纪
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
力保障。
(三)这是应对反腐败斗争复杂形势、提升监督治理效能的
迫切需求。面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发展的新要求,纪检监
察工作必须通过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增强法治意识、程序
意识和证据意识,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这一建设有助于把握
纪检监察领域新情况、解决执纪执法实践新问题,实现政治效果、
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同时,它也是纪检监察机关贯彻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行动,通过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将
制度优势转化为监督治理效能,确保纪检监察职责权能高质量运
用。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纪检监察工作水平,也增强了人民群众
对反腐败斗争的信任和满意度。
二、聚焦重点,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
(一)以规范化为基,健全基层办案体系。规范化是基层
办案的基石,以制度固化明确可操作的办案流程和标准。要着力
加强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建设,构建权责清晰、程序严谨、
标准统一的办案机制。一是健全工作制度体系。规范基层办案全
流程工作,围绕纪检监察工作运行的关键环节,制定覆盖线索处
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调查、案件审理等各环节的操作
规范,细化审批流程、证据标准、文书格式等内容,形成可参照、
可操作的“办案手册”。结合新修订的《监察法》及《条例》等
法规制度,及时梳理办案规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动态调整制度
内容,统筹做好“立改废”,确保规范体系与实践要求同频共振。
二是深化贯通协作体系。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完善联席会
议、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成果共享、系统施治等工作机制,督
促成员单位及时请示报告重要事项、重要问题、重要情况、重大
案件,形成查办案件的强大合力。搭建“纪巡审”联动监督办案
平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审计反腐治乱重要作用,结合政
治巡察精准识别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循线深挖,推动人员、资源
和信息等方面全过程联动。完善“室组地”联合办案工作机制,
细化协作方式、启动程序、人员调配等内容,发挥派驻机构集中
办公优势,推进优势互补、力量聚合。三是构建质量安全体系。
规范案件审理审核程序,实行片区负责制,分类明确自办案件、
市直单位案件、乡镇案件的审核主体,在组织自查的基础上层层
把关,加大问题通报、约谈、追责问责力度。构建日常评查、专
项评查、定期评查和整改“回头看”等长效机制,通过当面反馈、
清单交办等方式,一体推进“查、评、督、改”。构建办案安全
责任闭环,牢固树立“无安全不办案”理念,常态化开展安全检
查,针对“走读式”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