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县域经
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
传达学习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在我县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
合我县实际,研究部署下一步的贯彻落实工作。刚才,我们已经
全文传达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讲话。在全县上下奋力冲刺年度目标、
系统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节点,市委主要领导亲临我县一
线,深入基层调研指导,为我们精准“把脉会诊”,为我们加油
鼓劲,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对 X 县工作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
也饱含了对我们全体干部队伍的殷切期望与深厚感情。这次调研
指导,为我们厘清了发展思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
循,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
行动指南。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讲话的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并将其不折不
扣地转化为推动 X 县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思考,围绕贯彻落实市委主
要领导提出的“七个下功夫”明确要求,讲几点意见。
一、在“吃透摸清县情”上再下功夫,以前瞻视野和系统思
维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蓝图
市委主要领导把“吃透摸清县情”放在首位,这既是对我们
工作方法的要求,更是对我们工作作风的检验。知己知彼,方
能百战不殆。只有把县情家底摸得更清、把优势潜力看得更透、
把短板弱项找得更准,我们的决策才能更加科学,发展路径才能
更加精准。
首先,要以“十五五”规划编制为契机,进行一次全面系统
的县情“大调研、大起底”。当前,国家和省、市层面的“十五
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我们必须主动对接、同频共振。各
乡镇、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围绕
各自领域,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近年
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24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
值预计将突破1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20%的较快增长,
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例如,我们的三次产业结
构比例约为 21.4:27.5:51.1,虽然服务业占比超过一半,但农业基
础仍需夯实,工业体量偏小、产业链条偏短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城乡建设、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领域还存在诸多历
史欠账和现实短板。这次规划编制,绝不能停留在办公室里翻材
料、抄数据,而是要真正沉下去,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倾听
民声,把产业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的断点、民生服务的痛点、
生态治理的难点一一摸排清楚,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科学
编制规划提供最扎实的一手资料。
其次,要以项目化思维谋划长远,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
“四梁八柱”。规划的生命力在于落地,而项目是规划落地的核
心载体。在编制“十五五”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
“项目为王”的理念,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着眼于
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谋划储备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
战略性意义的重大项目。初步设想,在“十五五”期间,我们将
重点推动三大标志性工程:一是“X 县环城高速公路项目”,预
计总投资 50 亿元,旨在彻底打通县域交通外循环,提升我县作
为区域交通节点的战略地位;二是“X 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
程”,计划投资 30 亿元,通过水系连通、岸线整治、水源涵养等
系列措施,打造一条贯穿全县的生态绿廊和经济走廊;三是“X
县数字经济产业园”,预计投资 20 亿元,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
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各分管领
导、各部门要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对这些重大项目进行深入论证,
明确建设内容、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和预期效益,力争将更多项
目挤进国家和省、市的“大盘子”,为 X 县未来五年的发展积蓄
磅礴力量。
再者,要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为县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不能
因循守旧、按部就班,而必须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积极探索
符合县情实际的新路径、新模式。例如,在农业领域,可以借鉴
外地先进经验,大力发展“互联网 + 农业”,通过搭建农产品电
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
品附加值;在工业领域,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与
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
壮大新兴产业;在服务业领域,结合我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融合项目,提升服务业的品质和竞争力。
同时,要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对在创新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
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全社会鼓励创新、支持创新
的良好氛围。
最后,要以开放合作姿态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在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孤立发展。我们
要积极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实
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方面,要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
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县产业发展的
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同类地区的合作交流,建立区
域合作机制,共同开展招商引资、市场开拓等活动,避免恶性竞
争,实现共同发展。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各类展会、论坛等平
台,宣传推介我县的投资环境和优势产业,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我
县投资兴业,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再下功夫,以“五大振兴”
为统领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农业农村工作是县域经济的根基。市委主要领导对我县的乡
村振兴工作寄予厚望。我们必须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紧紧围绕产
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五大振兴”协同发力,推动农业
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要抓牢产业振兴这个核心。产业兴则乡村兴。要立足我县
资源禀赋,持续做大做强苹果、中药材、草畜等特色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要加快现
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平台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发展。当前正值秋收关键期,各乡镇要组织力量,抢时抓效,确
保秋粮颗粒归仓,同时精心做好秋播秋种和经济作物田间管理,
为明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二要抓实乡村建设这个关键。要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提升行动,常态化、长效化推进“三清一改”,让干净整洁成为
乡村的底色。要扎实推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