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专题党课:筑牢廉洁思想根基,永葆支农初心本色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专题党课:筑牢廉洁思想根基,永葆支农初心 本色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这次专题党课。这既是我行 “廉洁文化宣传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次触及思 想、深入灵魂的政治学习和党性淬炼。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筑牢 廉洁思想根基永葆支农初心本色》。目的就是要和大家一起,重 温初心使命,共话廉洁自律,进一步明确我们作为农业政策性金 融从业者的责任与担当,确保我行始终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 “三农”发展的正确航道上行稳致远。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始终保持 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 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了反腐败斗争的新篇章。 经过不懈努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我们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依然 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对于我们金融系 统,特别是承担着国家赋予的重大支农使命的农业发展银行而言, 廉洁从业不仅是个人品德的操守,更是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粮 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重大政治问题。 (一)廉洁从业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根本政治要求。金融 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 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我们农发行的每一笔资金,都 承载着党中央的殷切期望,关系着国计民生。如果我们队伍中出 现任何廉洁问题,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蚁穴”,都可能侵蚀党 的执政根基,损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因此,坚守廉洁 底线,就是最直接、最现实地践行“两个维护”。每一位党员干 部都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廉洁从业的极端重要 性,将廉洁自律作为一种政治信念、一种工作习惯、一种生活方 式,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二)廉洁从业是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责使命的坚实基础。我 行的定位是“执行国家意志、服务‘三农’发展、实施逆周期调 节”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我们的资金来源是国家信用,我们的服 务对象是广袤的农村和亿万农民。这种特殊的定位决定了我们的 工作性质是神圣的,我们的责任是重大的。如果我们在资金投放、 项目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出现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搞权力寻 租、利益输送,不仅会造成国家信贷资金的巨大损失,更会严重 偏离支农报国的初心,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据统计,截至 2025 年三季度,全国政策性银行投放的涉农贷款余额已突破 15 万亿 元,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我们*县支行作为服务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今年以来累计投放各类贷款*亿元,支 持了全县*个重点农业项目和*家龙头企业。这些成绩的取得,离 不开一支廉洁高效、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可以说,廉洁是农 发行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是确保支农资金精准滴灌、发挥最大 效用的根本保障。 (三)廉洁从业是应对复杂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当前,我 国经济金融领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各种“黑天鹅”“灰 犀牛”事件时有发生。金融领域的腐败问题往往与金融风险相互 交织、互为因果。一些金融领域的腐败案件,往往是从一顿饭、 一份礼品开始,逐步演变为内外勾结、非法牟利的重大经济犯罪, 最终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近年来,金融反腐持续保持 高压态势,一批金融“内鬼”和“大鳄”被严肃查处,教训极其 深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新 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 规定》等一系列法规文件,为我们划定了红线、明确了底线。我 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金融领域的廉洁风险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传 染性和危害性。一个环节的失守,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因 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把廉洁风险防控摆在与信用风 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警钟长鸣、防微 杜渐。 二、全面审视当前金融领域的风险挑战,时刻绷紧廉洁自律 这根弦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正视问题、直面挑战。当前, 金融领域的廉洁风险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需要我们高度 警惕、严加防范。 (一)认清廉洁风险的新形态与新伪装。随着正风肃纪反腐 的深入推进,“四风”问题出现了一些隐形变异的新动向。过去 那种赤裸的权钱交易有所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隐蔽、更具迷 惑性的利益输送方式。有的通过“代理人”“白手套”迂回操作; 有的以“借贷”“投资”为名行贿受贿;有的利用地方特产、定 制礼品等“雅贿”形式腐蚀干部。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这些风 险可能就潜藏在与客户的每一次接触中。一笔看似正常的业务往 来,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当的利益交换;一次人之常情的宴请,可 能就是精心设置的“围猎”陷阱。我们必须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深刻认识到腐败问题的顽固性和危害性,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 懈怠。 (二)汲取反面典型案例的沉痛教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近年来,金融系统内查处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这些案 件中的当事人,很多都曾是业务骨干、优秀干部,有着光明的职 业前景。但他们却因为理想信念动摇、纪律观念淡薄,在金钱和 利益面前打了败仗,最终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令人扼腕叹息。 在此,我想分享一个经过脱敏处理的案例。外省某政策性银行的 一位信贷处长,我们称他为王某。王某业务能力出众,多年来为 单位发展立下汗马功劳。随着职务的提升,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 主开始对他进行“围猎”。起初,只是请客吃饭、逢年过节送些 土特产,王某也曾婉言谢绝。但时间久了,他慢慢放松了警惕, 觉得“吃点喝点、收点小东西”是人之常情,不算什么大事。思 想的堤坝一旦打开缺口,欲望的洪水便会一泻千里。从收受礼品 礼金,到接受企业主安排的旅游,再到利用职权为不符合条件的 企业办理大额贷款,并从中收取巨额“好处费”,王某在贪腐的 泥潭中越陷越深。最终,因其违规操作导致银行数亿元贷款形成 不良,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他自己也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 五年。这个案例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它告诉我们,廉洁的 防线,往往是从最细微之处失守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 何时候都不能有“小节无碍”的侥幸心理。它也警示我们,权力 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来为民服务、建功立业,也可以成为 自毁前程、葬送家庭的利器。我们手中的信贷审批权、资金管理 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三农”事业服务,绝不能 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