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谈治
国理政》第五卷会议上的研讨发言
同志们:
刚才,几位同志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作了很好
的交流发言,谈了学习体会,也提出了贯彻思路。大家准备
充分、思考深入,体现了理论学习的成效。下面,我再讲几
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坚持学深悟透,在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中筑牢绝对
忠诚的政治品格
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
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学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首要的就是要读原著、学原
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
实践要求。
一是要在“循迹溯源”中感悟思想伟力。我们要将学习
第五卷与学习前四卷贯通起来,与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
书记历次来山西省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一
体学习、一体领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思想是在新时代伟
大实践中应运而生、在指导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从中国
梦的提出,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的协调推进;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
理念,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
进的新发展格局;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庄严宣告,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每一个重大决策、每一
次战略部署,都闪耀着这一思想的理论光辉。我们要通过系
统学习,深刻感悟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
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和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从而更加自觉地做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
践者。
二是要在“融会贯通”中把握精髓要义。第五卷内容博
大精深,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
军等方方面面。我们不能满足于零散化、碎片化地学习,必
须坚持全面系统、融会贯通。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
大意义,理解这一思想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开辟了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深刻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其中的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
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这些立场观点方法,
是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
匙”。全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
把工作摆进去,真正学出坚定信念、学出绝对忠诚、学出使
命担当。
三是要在“知行合一”中提高政治能力。理论学习的最
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衡量我们学习成效的根本标尺,是看
我们是否能够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
力。政治判断力,就是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政治
逻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在政治立场、政
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
治领悟力,就是要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深刻领会党中
央的战略意图和决策部署,确保我们*的工作始终沿着总书
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政治执行力,就是要把党中央的决
策部署、省委常委的工作要求,不折不扣、雷厉风行地落到
实处,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通过学习,我们要更加深
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的各项
事业始终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聚焦发展要务,在实干担当和攻坚克难中开创高质
量发展新局面
学习贯彻新思想,最终要体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
成效上。当前,我们正处在 2025 年的最后一个季度,这也
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
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
策举措、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
第一,要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 2024 年我县经济运行持续平稳
健康,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 8.1%的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持续
优化,为今年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面对复杂严峻的外
部环境和自身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我们完成 2025 年全年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2%左右的预期目标,仍然需要付出艰苦
卓绝的努力。第四季度是全年工作的“关键期”和“冲刺
期”。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盯目标不放
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发改、工信、统计等经济部门要
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调度,及时发现问题、精准施策。
各镇办、各部门要逐项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盘点、
查漏补缺,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为“十四
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二,要以项目建设的强劲引擎,筑牢县域经济的“压
舱石”。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是推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
有效的动力。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以高
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2025 年,我们计划实施的 76 个
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 212.7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63.4 亿元,
这是我们发展的底气所在。从上半年的情况看,我们已经开
复工 50 个,完成了年度投资计划的 34.6%,这说明我们的项
目推进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下一步,我们要全力以赴抓好
几个关键环节:一要抓进度。对*抽水蓄能电站、全钒液流
电池生产线、*高铁*站前广场等在建项目,要强化要素保障,
优化施工环境,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二要抓投产。要
推动已建成的年产 6000 万米电线电缆、*镇年产 3000 吨白
酒、*镇冷水鱼产业园等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
增长点。三要抓谋划。要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
康养旅游等主导产业,再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
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
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强大
动能。
第三,要以产业升级的战略定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立
足*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化产
业体系。在工业上,要持续壮大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
新兴产业,支持*微晶六零新材料公司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
链,向碳纤维等高端领域迈进,支持*砺冰拉米拉热能技术
有限公司等企业扩大出口,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农业上,要
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