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区农业农村局机关专题学习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区农业农村局机关专 题学习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刚刚胜利闭幕的中国共 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这是一次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我们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 前进方向。 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新华社发布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公报内容高屋 建瓴、思想深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指导我们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农业农村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把学习好、 宣传好、贯彻好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 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下面,结合我们*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实 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学深悟透会议要求,全面认识全会的指导意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蓄势待发的重 要历史节点召开的一次全局性、战略性会议。全会公报虽然篇幅不长,但字字千 钧,意蕴深远,是我们深刻理解“国之大者”、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的“金钥匙”。 首先,要深刻领会全会对“三农”工作的新定位。公报鲜明提出,“加快农业农村 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再次重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 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将“三农”工作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大场景中进行考 量,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战略高度。这充分表明,在开启“十五五”新征程之 际,党中央依然把农业农村作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把乡村全面振兴作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认识到,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的根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对于我们*区这样 一个身处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域的城区而言,深刻理解这一定位,就是要跳出传统 农业的思维定式,将“三农”工作融入全区打造“六个示范区”的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 划,让农业农村成为*区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靓丽名片和坚实支撑。 其次,要准确把握全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部署。公报明确要求,“提升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 能”。这“三个提升”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提升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是基础,强调的不仅是量的保障,更是质的飞跃,要求我们从传 统要素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目标,描绘了未来乡 村的美好图景,既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也要有兴旺的产业基础和和谐的社会氛 围。“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是保障,要求我们的政策供给更加精准、高效,真 正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这为我们今后五年的“三农”工作划定了重点、明确了路 径。 最后,要清醒认识全会对我们提出的新挑战。“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艰巨繁重,对我们农业农村干部的能力和 作风提出了更高要求。身处*市的核心城区,我们*区的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资源空 间有限、要素成本高昂、发展模式亟待转型等现实挑战。全会精神如同一面镜 子,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和不足。例如,我们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虽然在稳步提 升,但距离2025年全国64%的目标仍需加力;我们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 之比,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正视这些挑 战,将压力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把全会精 神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 二、聚焦乡村振兴主线,奋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落实。我们要紧紧围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 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条主线,结合*区情农情,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奋力 开创我区“三农”工作新局面。 第一,在保障粮食安全与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上实现新突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 者”。*区虽然不是粮食主产区,但保障区域内重要农产品特别是“菜篮子”产品的有效 供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基本农田红 线,确保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农业生产。根据我区2024年的统计数据,蔬菜播 种面积和产量保持了稳定增长,这一良好势头必须巩固。下一步,要大力推进高标 准农田建设,持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同时,要着力在“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大 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品牌农业。要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应用 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高效技术,提升农产品品质。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继续培育和壮大我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 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推动农业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强不强”转变。 第二,在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与促进三产融合上探索新路径。*区地处都市圈核 心,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必须摒弃传统农业的 路径依赖,大力发展与城市功能相适应、与市民需求相契合的新型农业业态。要依 托我区优良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将田园 风光、农耕文化与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结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