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0 日云南省德宏州州级机关遴选
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
第一题:案例分析题(20分)
材料 1:暮色起,街灯点亮城市夜间烟火。某地街头,一家
名为“晨青超市”的小店 24 小时营业,外卖小哥来往穿梭;健
身房里还有夜间游泳的年轻人;“菜鸟烧烤”的塑料矮凳上坐满
了人,新老顾客最爱这家的“生拌牛肉”……
以珠宝玉石交易市场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据了解,某
地聚集了来自广东、福建、浙江以及云南等地的 3000 多家商户,
高峰期日均客流量达 2 万人次。“我们这里最出名的就是玉石生
意。”晨青超市老板表示,今年以来,由于瑞丽的游客不断增多,
各类玉石主播也陆续回归,本地消费越发旺盛起来,小店从今年
开始生意便越来越好。
超市开业 7 年,自三年前上线美团外卖,今年随着消费复苏,
光线上月订单量就有 8000 单左右。由于 24 小时营业,在夜间,
超市还会迎来主播或者游客的外卖订单,在凌晨 2 点达到销量高
峰,骑手来往不断,“外卖下单、30 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成为
县城夜间消费新亮点。
不止杂货超市,当地各色美食也吸引着游客在夜晚走出房门。
“来瑞丽,一定要去一趟彩云城,县城最热闹的夜市,有各种各
样的小吃,譬如缅甸甩粑粑、缅甸啤酒、老挝小火锅,价格便宜
性价比都很高,不用出国也能感受异国风情。”当地一家商户介
绍说。
发展县城“夜经济”,赋予了城市夜晚更旺盛的生命力,是
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载体。为推动“夜经济”高质量发展,云
南省先后制定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夜间经济发
展的指导意见》《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云南
省培育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三年行动方案》等多项政策,
为发展“夜经济”提供了政策指引。
今年以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迅速“出圈”,彰显了属
于云南的独特魅力。而随着县域夜间经济崛起,创造出更多的本
地供给,拓展新消费场景,吸引更多游客慕名前往,消费活力越
发旺盛,将呈现更斑斓多彩的美丽云南。
问题:归纳 A 市夜市经济的做法和成效,400 字以内。
一是微更新促业态融合。政府引领、社会投入、群众参与推
进老街“微更新”,保留历史街区格局与肌理,引入新兴业态,
举办文创市集、非遗表演、庭院展演等文化活动,推动百年老店、
潮流新店与精致小店协同发展,历史建筑化身文旅新空间,既保
留文化底蕴,又形成夜间消费热点,提升街区吸引力与影响力。
二是拓空间助青年创业。改造闲置场地打造特色夜市与创业
空间,设置免费娱乐设施丰富消费体验,提供低成本创业场地、
政策支持及创业沙龙指导,重点扶持青年创客,吸引外地创业者
入驻,构建多元消费与创业结合的夜市生态。夜市年交易额持续
增长,带动 1500 多人就业,形成消费与就业良性循环。
三是强融合塑发展格局。以“商文旅”融合为核心,整合西
河公园、步行街场所,常态化开展演唱会、非遗展演、文化夜市,
推动夜经济从单一向多元生活方式呈现转变,夜经济“商文旅”
融合格局成型,城市夜间经济品牌影响力提升,为城市发展注入
新动能。
第二题:案例分析题(2题,共 40分)
材料 1:养老服务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问题。社区是
人们的生活空间,也是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
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
社区、加强社区治理创新,能够提升社区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
水平,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前印发的《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适
老化、适儿化、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医养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
决策部署,要科学把握社区在养老服务供给中的重要作用,以治
理创新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更好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材料 2:写养老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理念不新(仅针
对重点人群兜底保障居多,普惠性养老服务不足,老年人对养老
服务机构认同度不高);二是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人力不足、
体系建设);三是监管不严(人员不经培训上岗,缺乏财务、法
定代表人)等;四是合力不全。主要集中在居家靠养儿防老,对
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认同感不强,各主体未形成养
老服务合力和体系。
材料 3:讲某县的具体做法: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一些
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制度,建成“县级养老服务中心 1
个+乡镇区域性敬老院 6 个+村级互助养老点 32 个”的三级服务
网络。三是人才支撑,组建“银龄互助队”“青年志愿队”。
问题 1:概括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要求:400 字内,16 分。
一、服务理念滞后,普惠供给不足。普惠性服务覆盖面窄,
难以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机构认同度普遍不
高,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固化,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足,导致养
老服务供给与老龄化需求结构性错配。
二、要素投入短缺,体系支撑乏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硬
件配置不足;专业护理、医疗康复等人力供给短缺,从业人员数
量与质量双缺;政策引导与体系化建设薄弱,尚未形成覆盖城乡、
分层分类的养老服务网络。
三、监管机制松散,规范执行缺位。市场准入标准宽松,部
分机构人员未经专业培训即上岗,缺乏必备的财务资质与合规管
理能力;服务质量评估与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违规经营、安全
隐患等问题突出。
四、协同合力薄弱,多元参与不足。社会认知存在偏差,居
家养老依赖“养儿防老”传统观念,对专业机构与社区服务认同
感低;政府、市场、家庭、社区等主体联动不足,资源分散未形
成有效整合,跨部门协作机制不畅。
问题 2.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请以 A 市民政局的角度,
起草一份“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的交流发言材
料”,600 字以内,24 分。
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的
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