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全市开放
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交通是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是
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官”。商洛地处秦岭南麓鄂
豫陕三省结合部,是“西安后花园”,是承接东西、沟通南北的
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显著。商洛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将辐射周边三省六市 3600 余万人口,为全
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供坚实支撑。
一、发展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洛市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部署,锚定
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坚持交通先行、统筹推进,现代综
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区域交通枢纽地位逐步彰显,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交通设施网络趋于完善。境内宁西铁路横穿东西、西
康铁路纵贯南北,西十、西康高铁建设全面提速,商洛即将迈入
“高铁时代”。丹凤通用机场建成运营,实现机场“零”突破。
在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基础上,建成丹宁高速公路山阳至柞水段、
丹凤至山阳段,实现七县区境内高速互联互通;洛南至卢氏(陕
豫界)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丹宁高速公路镇安至宁陕段、澄商高
速华阴至洛南段入网纳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谋划的商(南)郧
(西)、洛(南)丹(凤)、卢(氏)丹(凤)高速公路纳入陕西
省公路中长期规划。普通国道由 1 条增至 5 条,普通省道由 6 条
增至 9 条,新改建干线公路 500 余公里、农村公路 6000 余公里。
截至 2024 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 2.09 万公里、路面密度每
百平方公里 108.4 公里,公路网络快速便捷,在国家战略中的交
通大通道地位不断巩固。
(二)“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四好农村路”建
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办好人民满
意交通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着力打造“脱贫致富路”“美丽
乡村路”“平安放心路”,推动农村公路“畅洁绿美安”常态化发
展。建立农村公路三级管理养护机制,实现“路长制”全覆盖,
商南县“四个三”、镇安县“四个四”、山阳县“多元合一”、丹
凤县“五个强化”等一批农村公路管养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提
前实现 100%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目标,进入国家“十四五”
项目库的 30 户以上通组路五年建设任务两年超额完成。在全省
率先创成县县达标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商南县、柞水
县成功创建全国示范县,示范创建实现从示范引领到全域达标的
历史性转变。全市农村公路“建管护运”水平显著提升,闯出了
贫困地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新路径、新经验。
(三)运输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建成城际铁路商洛北客站,
开通“商西欧”国际班列和西商城际列车。建成 2 个一级客运站、
10 个二级客运站、68 个乡镇客运站、572 个农村招呼站,运行
客运班线 408 条、拥有客车 910 辆,开通商西、洛西、丹西定制
客运。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完成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全
市公交运营线路 58 条、拥有公交车 402 台,开通商州至丹凤、
商州至洛南、商州至山阳城际公交,市县城区 20 公里范围内公
交化运行率达到 80%,全市 7 县(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水平均达 5A 级。投放巡游出租车 958 辆,建成运营全省首家国
有网约车平台,投放双士网约出租车 100 辆。纵深推进陕南交通
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工作,汽车客运站实现旅游集散功能,城乡客
运线路服务乡村旅游能力全面加强,柞水服务区打造成为“交、
文、商、旅”融合服务区。
(四)寄递物流行业蓬勃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发展,商洛陆
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陕南唯一的“国家 5A 级物流企
业”,陕西飞舟运通公司铁水公多式联运项目入选国家多式联运
示范工程,商洛市形成多式联运“双核驱动”。城乡货运配送服
务水平全面提升,全市建成货运站场和物流园区 5 个,打造“快
递进村”示范末端网点 774 个,市交通综合物流园等项目加快建
设,京东、顺丰直营快递企业和邮政 EMS 快递服务进村达到
100%,其他民营快递企业快递进村率达到 80%。农村客货邮深
度融合发展,乡镇客运站与商贸、供销、邮政、农业等服务“多
站合一”,农村公路道班改造为客货邮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了农
村客车代运邮件快件合作机制,镇安县、丹凤县成功创建农村客
货邮融合发展省级样板县。
(五)智慧绿色交通加快推进。“交通+大数据”融合发展,
建成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城市公交“一卡通”系统、公交智能调
度监控系统、“两客一危”车辆监控系统及商洛智慧交通平台、
农村公路大数据监管平台,公交车实时监控、智能调度,网约出
租车“95128”一键叫车,农村公路数据共享、信息互通。绿色
发展引领风尚,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397 个,更新纯电动公交
车 376 台,中心城区实现公交车 100%纯电动化,全市到达运营
年限的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电动车,完成 67
家维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完成
《商洛秦岭生态保护区乡村公路修筑关键技术》《超薄沥青罩面
技术在商洛普通公路“白改黑”中的应用研究》科研课题,《商
洛市轻交通乡村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获评
陕西公路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一种粒料基层压实质量检测装
置》获得国家专利发明奖。
二、存在问题
经过长期奋战,商洛市基本实现“交通方式多元化,综合交
通便捷化”,但对照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构建现代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区域交通枢纽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一)全市公路网结构还不够合理。商洛市公路网络呈发散
型,射线多、环线少,“断头路”比例高,县际快速路网未完全
形成,村村之间未真正联网畅通。公路整体等级偏低,二级以上
公路占比少,一些县乡公路仍为单车道。公路建设“两头快、中
间慢”,高速公路、村组公路建设和干线公路改造推进较快,县
乡公路由于先行实施,普遍标准低、等级低,且达到或临近使
用年限,路况水平较差,升等改造步伐相对迟缓。
(二)交通项目建设制约因素较多。在严控地方政府债务规
模的大背景下,融资筹资渠道收窄,市县政府配套不足,项目落
地难、开工难。商洛生态保护区多,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短缺,公
路选线与生态红线、各类保护区规划冲突大,项目工可、土地、
环评等前期手续推进慢、办理难。施工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征
地拆迁、压覆矿产、群众安置等统筹协调难度加大,建设运营和
行业管理人才储备不足,成为制约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三)客运和城市公交发展相对滞后。市县客运站场等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