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鉴往知来行大道,笃行不怠启新程
同志们:
大家好!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喜迎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之际,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体党
员大会。根据校党委的安排,由我为大家讲授一堂专题党课。我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鉴往知来行大道,笃行不怠启新程”。目的就
是要通过回顾我们伟大祖国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汲取砥砺前行
的磅礴伟力,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动员全体党员同志以更
加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
向共和国 76 华诞献礼!
一、鉴往知来,深刻感悟 76年辉煌历程的伟大成就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深
刻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望新中国 76 年的风雨征程,是从苦难
走向辉煌的 76 年,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
大飞跃的 76 年。
第一,这是一部改天换地的雄壮创业史。我们不能忘记,1949
年的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烂摊子。当时,我国人均
国民收入仅有几十美元,工业产值中现代工业占比不到 10%,连一
辆拖拉机、一架飞机都造不出来。正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发愤图强,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从抗美援朝的保家卫国,打出了国威军威;到“一五计划”的顺利
实施,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再到“两弹一星”的惊天巨响,挺
直了民族的脊梁。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们勒紧裤腰带,以“敢
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
画,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彻底改
变了旧中国的落后面貌,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
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是中国人民的志气和骨气。
第二,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奋斗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中国发展的第二次革命。
从设立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
球经济浪潮;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村活力,到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45 年多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
了社会生产力,中国经济总量从 1978 年的 XX 亿元,到 2010 年超
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 2024年突破XX万亿元大关,
稳居世界第二。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
网、世界级港口群,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一个个世
纪工程相继落成。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改革开放
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
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三,这是一部彪炳史册的复兴强国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
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
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
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
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成
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
运盛会;我们在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
“奋斗者”号深潜万米,“天问一号”探访火星,5G 技术、人工智
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加速领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2%,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2.68%,创
新驱动发展态势更加强劲。这些伟大的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
76年的辉煌历程,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史诗,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
的骄傲与自豪,更是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底气和信心
所在。
二、行大道以致远,准确把握新征程的使命担当
同志们,国家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为教育工作
者,我们更要有大局观念、全局意识。国家的强盛,为教育事业的
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教育事业的兴旺,又为国家的未来培养
着栋梁之才。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必须深刻思考,我们能为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些什么?我们的学校、我们每一位党员教
师,又该承担起怎样的使命?
第一,要深刻领会“国之大者”,心怀教育报国的崇高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党
育人、为国育才”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竞争
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站在为党和
国家培养接班人的第一线,我们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
的希望。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教师看作一份职业,一份谋生的饭碗,
而要把它当作一项为国分忧、为民造福的伟大事业。我们要将个
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
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引导我们的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
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就是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国之大者”。
第二,要全面审视“校之大计”,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我们 XX 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的学校。自 1950 年建校以来,
我们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走过了 75 年的风雨历程。75 年来,
一代代 XX 人薪火相传、辛勤耕耘,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
秀人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机
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