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8 日河北省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
及解析
第一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
看看。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
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
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请你谈谈“向下看”都要看什么,
为什么。
“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这一要求既是对工
作方法的精准指引,更是对初心使命的深刻叩问。“向上看”是
对标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校准政治方向,“向下看”则是扎根
群众土壤、汲取实践养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确保工作不偏航、
不走样。尤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精准把握“向下看”的核心内
容与深层意义,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完成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
关键所在。
第一,“向下看”,首要看群众的“急难愁盼”,这是践行党
的根本宗旨的直接体现。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而群众的“急难愁盼”正是服务的起点与落点。从社区里老人
“吃饭难”的助餐需求,到务工人员“讨薪难”的维权困境;从
偏远地区孩子“上学远”的教育短板,到慢性病患者“取药繁”
的就医不便,这些看似细碎的问题,实则是群众生活中最迫切的
需求。若“向下看”时忽略这些需求,工作便会脱离群众、偏离
宗旨,即便制定再多政策、开展再多活动,也难以触动群众的
“心弦”。只有主动俯身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的“问题清单”
当作“工作清单”,才能让服务精准对接需求,让党的宗旨在解
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落地生根。
第二“向下看”,还要看政策的“落地实效”,这是确保工作
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推进的重要保障。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最终要通过一项项政策在基层的落地见效来实现,而“政策落地
最后一公里”是否通畅、效果是否符合预期,唯有“向下看”才
能知晓。现实中,部分政策在制定时看似逻辑严密、目标明确,
但在基层执行中却可能因“水土不服”出现“中梗阻”——有的
补贴资金发放流程繁琐,导致群众迟迟拿不到手;有的惠民服务
门槛设置过高,让真正需要的人望而却步;有的改革措施缺乏配
套支持,基层干部“想干却没法干”。若“向下看”时只看政策
文件的“纸面成绩”,不关注执行中的“实际梗阻”,中心任务便
会在“空转”中延误。唯有跟踪政策执行的全链条,及时发现并
解决“落地难”问题,才能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确保工作始终
与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同频共振。
“向下看”,更要看基层的“工作短板”,这是夯实工作基础、
提升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基层是政策执行的“主战场”,也是
矛盾问题的“聚集地”,基层的工作短板直接影响党和国家事业
的根基。有的偏远地区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难以有效凝聚群众、
推动工作;有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滞后,无法满足群众对美
好生活的需求;有的社区治理机制不健全,面对矛盾纠纷时“化
解能力不足”。这些短板若不通过“向下看”及时发现、补齐,
不仅会影响当下的工作成效,更会制约长远发展。只有以“问题
导向”审视基层工作,把短板找准、把根源挖深、把对策抓实,
才能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为践行宗旨、推进中心任务提供坚实支
撑。
“向下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自觉、一种工作方
法、一种责任担当。它要求我们跳出“办公室思维”,走出“文
件堆”,深入田间地头、社区院落、企业车间,在与群众的面对
面交流中找准方向,在对实践的实打实观察中校准偏差。唯有始
终坚持“向下看”,才能确保我们的工作不与党的根本宗旨脱节、
不与群众需求背离、不与中心任务偏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
交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第二题: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结合
工作实际,请你谈谈“大德”与“小节”的关系。
“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古训深刻
揭示了“小节”与“大德”的辩证关系。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大
德”是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廉洁奉公的
价值追求,是履职尽责的“定盘星”;“小节”则是日常工作中的
言行举止、处事态度、纪律遵守,是彰显大德的“试金石”。二
者并非割裂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唯有在工作中严守
小节、防微杜渐,才能筑牢大德根基,避免因小失大、酿成祸患。
第一守大德,需以“小节”为起点,让宗旨意识在细微处扎
根。“大德”并非抽象的理念,而是通过无数“小节”的实践落
地生根。在基层服务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