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环境局传达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传达学习、
深刻领会把握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
合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具体举
措。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
际,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
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
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对“十五
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前瞻性擘画,为我们指明
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局上下必须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
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上来。下面,我
结合初步学习的体会和工作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吃准吃透精神要义,准确理解全会的战略谋划
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首要在于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战
略意图。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为主题,这既是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历史性部署
的赓续深化,也是在新起点上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又一
重大战略部署。这一主题抓住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与根
本,其深远影响必将在未来发展中持续显现。
将全会精神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
深刻逻辑和实践要求。全会提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本身就包含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生
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
度体系的完善与治理效能的提升,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
有之义。回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曾明确将“坚持和完善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国家制度和
治理体系的十三项显著优势之一,并作出了系统部署。此次党
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再度聚焦治理现代化,意味着对生态文明制
度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要求我们必须从过去主要
依靠行政手段、运动式治理,向更加注重法治化、系统化、精
细化、智能化的现代治理模式转变。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的
战略谋划,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标定了新的历史方位。“十五
五”时期是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五
年,也是我国兑现碳达峰承诺、迈向碳中和的关键窗口期。全
会公报号召全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其中高质
量发展是首要任务,而没有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就没有真
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可以预见,“十五五”规划必
将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绿色主线,对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
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将
设定更具雄心和约束力的目标。这对我区这样一个经济活跃、
产业集聚的区域而言,既是巨大的挑战,更是实现发展模式迭
代升级的重大机遇。我们必须提前研判、主动布局,将全会精
神转化为推动我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行动方案。全会强调的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生态环境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对“蓝天白
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期盼,就是我们奋斗
的目标。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此,贯彻全会精
神,就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聚焦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
问题,让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改善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
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学习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实践的成果上。贯彻落实四中全会
精神,最直接、最现实的任务,就是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
更实作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质量。当前已是2025年10月下旬,距离“十四五”规划收官仅
剩两个多月时间。必须发起最后冲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
完成,为“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要以决战决胜之姿,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
事关群众切身感受,是环境治理的“晴雨表”。今年以来,我
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年度目标和人民
群众的期待,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臭氧污染问题仍然突出。
必须清醒认识到,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到2025年PM2.5年
均浓度控制在28微克/立方米左右、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排
放总量较2020年下降10%以上的目标,任务极其艰巨。剩下的两
个多月,必须分秒必争。要深化VOCs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紧
盯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确保VOCs综
合治理项目按期保质完成。要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加强对重
型柴油货车的路检路查和入户抽查。要加强扬尘精细化管
控,压实施工工地、道路、港口码头等各方主体责任。要充分
运用好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和大数据分析,实现污染溯源的精准
化,为科学决策和靶向治理提供有力支撑。要做好秋冬季重污
染天气应对准备,完善应急预案,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