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传达学习专题会议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深
刻领会、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
议精神。刚才,相关同志已经向大家传达了会议公报的主要内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之际,
也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历
史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
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们国家未来五到十五年的发展擘画了宏
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
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要把学习好、宣
传好、贯彻好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
治任务。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
量凝聚到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紧密结合 X 市文
化广电和旅游工作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
觉,奋力开创我市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
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并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讲三点意
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充分认识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主题重大,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全
会公报虽然篇幅不长,但字字千钧,高屋建瓴地分析了当前我们
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系统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
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必须站在
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
第一,要深刻认识全会对于谋划国家未来发展的里程碑意义。
全会的核心议程是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这关系到我国
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大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
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召开四中全会,
科学谋划未来发展,本身就彰显了我们党高超的治国理政能力和
强大的战略定力。这为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新
的历史起点上接续奋斗,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科学的行动纲
领。
第二,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中蕴含的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
署。虽然公报中对具体产业的着墨不多,但全会强调的“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
发展”等重大论断,无不与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息息相关。文化
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的根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离不开文化自信的强大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文旅产业
作为重要引擎的驱动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文化
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而“十五五”时期正是
将这一宏伟目标落到实处的关键五年。因此,全会精神实质上为
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更重大的使命。我
们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繁荣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国之大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要深刻认识全会为我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提供的根本
遵循。X 市作为享誉世界的旅游名城,文旅产业是我市的战略性
支柱产业。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进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这
是我们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当前,我市正处于爬坡
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总数达
到 8421.39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XX 亿元,产业复苏态势强
劲,但对照世界级标准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在产业结构、产
品供给、服务品质、品牌影响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和不足。党的二
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破解这些难题、实现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必须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 X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
动力,转化为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具体思路和务实举措,确保
党中央决策部署在 X 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坚持守正创新发展,奋力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在于结合实际,推动工作。对 X
文旅系统而言,最重要的实际就是“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要
完成这一目标,必须牢牢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在传承与变革中推动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以守正筑牢发展根基,彰显 X 独特魅力。“守正”就是
坚守我们的根和魂。X 的根,在于“山水甲天下”的稀缺自然禀
赋;X 的魂,在于积淀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我们安身
立命之本,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要以敬畏之
心守护好 X 山水。绿水青山是 X 最宝贵的财富。必须坚定不移
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
样爱护 X 的山山水水。要配合相关部门,以最严格的制度、最
严密的法治保护好 X 江等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确保 X 山水永
葆其秀美本色。在任何开发建设中,生态保护红线都绝不能触碰。
要以珍爱之心传承好历史文脉。X 不仅有自然风光,更有靖江王
府、摩崖石刻、古镇古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璀璨的文化瑰宝。
要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和时代价值,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要推动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技艺、民俗风情融入现
代旅游体验,成为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的文旅产品,让游客
在山水之间,更能触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