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市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召开这次全市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进会 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 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委的最新部署要求,回顾总结 前一阶段集中整治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步深化推进的重点任务。目的就 是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向 基层延伸,向群众期盼聚焦,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 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在深化思想认识中增强行动自觉 去年4月,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我市全面启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 中整治工作。一年多以来,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尽锐出战,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啃硬 骨头”的决心,推动集中整治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高压态势持续巩固。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对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露头 就打、绝不姑息。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我们坚决维护群众利益的鲜明态度,彰 显了市委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坚定决心。 二是突出问题得到有力整治。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 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小切口”专项治理。一批长期困扰群 众的顽瘴痼疾得到有效破解。特别是在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领域,深挖彻查了一 批典型案件,有力斩断了利益输送链条,净化了行业生态。 三是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坚持“开门搞整治”,通过设立举报专线、开展“访企 入村”专题行动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对企业和群众反映 的“中梗阻”、办事难等问题,深化“说‘不’提级管理”机制,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好转。根 据最新统计,去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的重复举报、越级举报数量同比下 降了18%,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6.2%,同比提升了3.1个 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工作方向是对的,工作成效是实的,是深得民心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对照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 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 峻复杂,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存量尚未清底,增量仍在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其一,压力传导存在衰减现象。“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在一些地区和单位依然存 在。有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对本地区本单位的突出问题缺 乏深入研究,对重点案件的查办督促不力,责任压力没有真正贯通到“最后一公里”。 其二,腐败手段呈现隐形变异。随着正风肃纪反腐力度持续加大,一些腐败行 为由“明”转“暗”,手段更加隐蔽、方式更加多样。有的通过“影子公司”、白手套等方 式搞利益输送;有的利用新型金融工具、虚拟交易等方式转移非法所得;有的则 以“专家咨询费”“市场化合作”等名义行索贿受贿之实。这些都给我们的发现和查处工 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其三,重点领域风险依然突出。从查处的案件看,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 富集的领域仍然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区。特别是在项目审批、土地出让、政府采购、 惠民惠农补贴发放等环节,寻租空间依然存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现象时有发 生,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其四,作风顽疾尚未彻底根除。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的“躺平”思想和行为,成为一种新型的、不易察觉的腐败。这种“软腐败”虽然没有直 接的经济问题,但严重影响了政策落地、损害了发展环境、伤害了群众感情,其危 害性不亚于贪污腐败。 这些问题的存在,深刻说明了深化集中整治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 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坚持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解决群众 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仅是单纯的办案,更是重要的政治工作,直接关系 到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关系到人心向背。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 从“国之大者”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把思想和 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集中整治一抓 到底、抓出实效。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超常之举推动集中整治纵深发展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集中整治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新形势新挑 战,必须拿出当年打赢脱贫攻坚战那样的精神状态和超常规举措,下更大力气、用 更实招数,推动整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果。 第一,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在“严查严改”上实现新突破。 除恶务尽,治乱用重典。对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发 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强大震慑。一要在线索处置上“全面起底”。要对去年以来 受理的问题线索进行一次“回头看”,特别是对那些群众反映集中、长期未办结的线 索,要提级办理、挂牌督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拓宽线索来源,充 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加强与审计、巡察、信访等部门的协作,主动发现问 题,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