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作风建设党课:锻造过硬作风永葆奋进姿态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作风建设党课:锻造过硬作风永葆奋进姿态凝 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围绕加强作风建设这一重大主题进行 深入交流和学习。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我们党区 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更是我们党赢得人民拥护、实现执政 使命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从严治 党,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作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风 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当前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和挑战。越是在这样的时期,越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干部保持清醒 头脑,锤炼过硬作风,以实干担当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今天的党课,我将和大家一同深入学习领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 意义,清醒认识当前作风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共同探讨新形 势下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的实践路径,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以良好的作风、昂扬的精神状态,奋力谱写镇高质量 发展新篇章。 一、深刻领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抓好作风 建设的政治自觉 作风是形象,作风是力量。加强作风建设,不仅是党中央 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更是我们 XX 镇实现各项事业发展、 赢得群众信任支持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 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作风建设的 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 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 路上,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把“坚持 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作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 容,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作风建设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作为 基层党组织,我们肩负着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重大 政治责任。如果作风不正、纪律不严,党的政策就难以有效传达, 中央精神就可能在基层走样变形,甚至空转虚化。因此,加强作 风建设,确保党员干部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是确保 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根本前提,是践行“两个维护”的 具体体现。只有以过硬的作风,才能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 在 XX 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能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 (二)加强作风建设,是推动镇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发 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前,XX 镇正面临着乡村振兴、 产业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繁重而紧迫的任务。这些任务 的完成,绝非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需要全镇上下同心 同德、艰苦奋斗。优良的作风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助推器”。试 想,如果干部队伍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慢作为、 乱作为等问题,必然会严重阻碍各项工作的推进,挫伤干部群众 的积极性、创造性。反之,如果全镇上下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 干的良好风气,干部队伍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就能汇聚起强大 的发展合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将一张张蓝图变为现实。我 们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好不好,直接关系到 XX 镇发展的速度和 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三)加强作风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厚植党的执政 根基的根本之策。“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基层干部直接面 对群众、服务群众,群众对党的感受和评价,很多时候就是通过 基层干部的言谈举止来形成的。如果我们的干部能够心系群众、 勤政为民,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 急难愁盼问题,群众就会感到温暖,就会更加信任和拥护党。反 之,如果干部作风粗暴、衙门习气,甚至以权谋私,就会严重损 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侵蚀党群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 根基。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赢得民心,汇聚起最广泛的民心民 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准确把握当前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找准作风建设的着 力点和突破口 经过持续整治,我镇党员干部的作风总体是好的,干事创业 的精气神不断提振,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 反复性,一些老问题穿上“隐形衣”、变异出新形式,一些新情 况新问题也随之出现。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精准识别,靶 向发力,才能把作风建设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是顽瘴痼疾。尽管经过多轮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未彻底根除,甚至在一些方面表现 出新的特征。有的同志在工作中,重痕迹、轻实绩,把“留痕” 当作“尽责”,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满足于表面 文章;有的对上级指示精神不加思考、机械执行,搞“一刀切”, 不结合镇实际情况,脱离群众实际需求;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 面子工程,重显绩轻潜绩,急功近利,劳民伤财,导致资源浪费, 群众不满。官僚主义方面,有的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群 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甚至冷硬横推,让群众跑 “冤枉路”,伤了群众的心。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 公信力,损害了基层治理效能。 (二)担当精神不足、干事创业动力衰减。在当前全面从严 治党的新常态下,有的干部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 错”的错误思想,责任心和进取心明显不足。有的遇到矛盾问题 绕道走,碰到棘手难题不敢抓、不敢管,习惯当“老好人”;有 的满足于“过得去就行”,工作标准不高,得过且过,缺乏精益 求精的工匠精神;有的面对新事物、新挑战,墨守成规、因循守 旧,缺乏改革创新的锐气。这种不担当、不作为的“慵懒散”作 风,不仅贻误发展机遇,也消磨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尤 其是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这种作风问题就会更加凸显, 成为阻碍我们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三)纪律规矩意识不强,廉洁自律防线松弛。虽然整体上 党风政风持续向好,但个别党员干部仍然纪律规矩意识淡薄,自 我约束不严。有的对党纪国法心存侥幸,在小事小节上不拘小节, 认为“小贪小占”无伤大雅,殊不知“蚁穴不堵将溃堤”;有的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吃拿卡要,与民争利,甚至出现“蝇贪 蚁腐”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