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十四届县委第十轮巡察工作动员部
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十四届 X 县委第十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市
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对本轮巡察工作进行安排
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确保高质量完成
县委交办的巡察任务。刚才,X 同志宣布了本轮巡察组组长、副
组长授权名单及任务分工,希望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巡察工作的战略意义和
时代内涵
巡视巡察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
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
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巡视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将巡视巡
察提升到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重要
抓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性制度安排的新高度。我们必须站
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和把握巡察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巡察工作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
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巡视巡察的本质是政治监督。其根本任
务就是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
诚。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
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
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越是任务艰巨、挑战严峻,就越要
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及时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保障党中央的决
策部署在 X 县不折不扣地落地生根。本轮巡察,就是要通过对
被巡察党组织履行职能责任的全面“政治体检”,推动全县各级
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开展巡察工作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
党向纵深发展的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
革命永远在路上。巡察作为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方
式,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重要途径,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
党、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前哨”和“尖兵”。近
年来,通过前九轮巡察,我们发现并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
烈、制约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
有效扭转。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
决,一些老问题出现新变种,“微腐败”、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
在个别领域和单位依然存在。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
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不动摇,充分发扬斗争精神,以
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巡察利剑磨得更光、擦得更亮,持
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三)开展巡察工作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厚植党的执政根
基的现实需要。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巡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就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将巡察监督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党的关怀温暖。本
轮巡察安排了“镇村一体巡”,就是要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
后一公里”,重点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如惠
民政策落实中的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以及涉黑涉恶
腐败和“保护伞”等。通过精准有力的巡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
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二、聚焦监督重点,精准高效完成本轮巡察各项任务
本轮巡察是十四届县委任期内承上启下的关键一轮,巡察对
象多、覆盖面广、任务繁重。经县委批准,本轮巡察安排 6 个巡
察组,对县委政策研究中心、县委社会工作部、X 化工产业园管
理服务中心 3 个县直部门(单位)开展常规巡察;对 X 镇党委
及所辖 15 个村、X 镇党委及所辖 41 个村开展“镇村一体巡”;
对县总工会党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县水务局党组、县
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 4 个县直部门(单位)开展巡察“回头看”。
同时,由县委宣传部、县国家保密局牵头,同步开展意识形态工
作责任制、保密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各巡察组要准确把握县委
要求,紧扣被巡察党组织的职能责任和特点规律,精准有效开展
政治巡察。根据以往巡察经验和当前形势,整个巡察工作大致分
为现场巡察、反馈、整改等几个主要阶段,其中现场巡察时间
预计为两个月左右,从今天起到 12 月下旬结束。我们要牢牢把
握“四个聚焦”的监督重点,以高质量的巡察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
情况”,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政令不畅、执行不力问题。这是政
治巡察的重中之重。要深入检查被巡察党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的情况,看是否真正学懂弄通做实。要紧盯党中央关于高质量发
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安全生产、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决策
部署的落实情况,着力查找是否存在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
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特别是对涉及民生领域的
惠民政策,要一看贯彻部署,二看项目落地,三看资金使用,四
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