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关于深化基层减负提升
基层治理水平工作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
负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
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将深化基层减负、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作为一项关
乎全局、利在长远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坚持问题导
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以“减负、赋能、增效”为
核心路径,统筹谋划、精准施策、系统发力,着力破解困扰基
层的形式主义顽瘴痼疾,持续激发基层内生动力和创新活
力,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水
平,努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服务精准、充满活力的基
层治理新格局。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厘清权责链条,切实减轻基层负担。针对基层普遍反
映的“权小责大”、“小马拉大车”、职责边界不清、责任转
嫁严重等突出问题,我市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
须为”的原则,运用系统思维,着力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
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一是编制乡镇(街
道)履职事项清单,明确“为”与“不为”的边界。在充分调
研、广泛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我市科学编制并动态完善乡
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体系。该体系严格区分“基本履职事
项”与“配合履职事项”。基本履职事项清单明确界定乡
镇(街道)依法依规“必须为、负全责”的核心事项,涵盖公
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民生保障等核心领域,如基本
民生服务保障、属地应急管理、基础公共设施维护、矛盾纠纷
调解等。清单详细列明法定依据、具体内容、履职标准和责任
主体,为乡镇(街道)依法履职提供清晰指引,确保其集中精
力抓好主责主业。配合履职事项清单清晰界定乡镇(街
道)“尽力为、负次责”的协助事项,主要涉及需要配合上级
职能部门完成的专项工作。清单明确界定配合的具体内容、方
式、界限以及牵头责任部门,有效防止上级部门以“属地管
理”名义将自身职责转嫁给基层。清单动态清理与上收。建立
清单动态评估调整机制。通过严格审核,累计清理、上收乡
镇(街道)“接不住、管不好、不应担”的职责事项达1100余
项,显著压缩了基层的“无限责任”空间,将乡镇(街道)从
大量不合理、不必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其能够聚焦主责、
回归本位。二是建立村(社区)工作事务准入机制,筑牢减
负“防火墙”。为确保减负成果真正下沉到最末端,我市着力
构建村(社区)工作事务的刚性约束机制。清单无缝衔接。推
动村(社区)履职事项清单与乡镇(街道)清单紧密衔接、逻
辑贯通,确保职责传导清晰、不脱节、不增负。严格准入程
序。全面建立并严格执行“村(社区)工作事务准入机制”。
任何拟下派给村(社区)的新增事项,必须遵循严格的审批流
程。“县级部门申请和自评-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牵头审核-县级
党委和政府批准”。未经此程序批准的事项,村(社区)有权
拒绝承担。动态调整优化。确立以2年为一个周期的清单动态调
整机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基层代表对清单执行
效果进行评估,根据法律法规调整、政策变化和基层实际承载
力,按程序对清单进行优化、增删,确保清单的科学性和时效
性,防止“准入”变“滥入”。三是持续整治村(社区)机制
牌子和证明事项,祛除形式“顽疾”。针对“牌子满
墙”、“证明繁杂”等基层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问题,我市出
重拳、下猛药。清理规范挂牌。坚决整治“为挂牌而挂牌”、
责任转嫁、“挂牌易摘牌难”等乱象。制定《村(社区)组织
挂牌清理规范指引》,推动各地严格按照“一牌一核”(即一
块牌子对应一项经审核确认的核心职责)原则,全面清理
村(社区)组织内部和外部挂牌。重点清理无实质工作内容、
职责交叉重叠、仅为应付检查考核的各类牌子。截
至2025年6月,全市累计清理村(社区)组织外部挂牌15.6万余
块,内部挂牌大幅精简,办公场所面貌焕然一新,基层干部
从“挂牌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精简证明事项。大力推行证
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原则上取消金融机构等要求村(社区)出
具的各类证明事项,确需保留的,须列入县级及以上政府公布
的证明事项清单,并明确出具依据和流程。推动部门间信息共
享核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社区少盖章。整治“花
式汇报”与宣传牌泛化。针对基层宣传牌设置过多过滥、“花
式汇报”材料耗费精力等问题,组织专项暗访调研,深入基层
一线查实情、听真音。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督促相关地区
举一反三、全面检视、限期整改。明确要求各类工作汇报以解
决问题为导向,力戒过度包装、华而不实。
(二)深化数智赋能,精准聚力服务群众。我市深刻把握信
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将数智赋能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实现精准服务的关键抓手,着力破解信息壁垒、流程繁琐、响
应滞后等痛点,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群众更便捷。一
是开展党建引领“接诉即办”试点,推动治理关口前移。
将“接诉即办”作为提升响应速度和治理精度的突破口。强化
顶层推动。印发《关于做好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工作提升基层治
理效能的通知》,将此项工作纳入市、县、乡三级党委重要议
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压实主体责任。整合诉求渠道。推
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信访信息系统、“互联网+督
查”平台等实现深度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构建“一号响应、
多口归集”的群众诉求统一受理平台。优化处置流程。完
善“接、转、办、督、评”闭环管理流程。建立智能化分拣转
派系统,实现诉求精准分类、快速直达责任单位;健全限时办
理、首接负责、复杂问题联席会商等机制;强化过程督查和结
果评价,将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纳入考核。深化数据分析
与源头治理。建立全市统一的群众诉求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
对海量诉求信息的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精准识别高频问题、
共性问题和风险隐患,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接诉即办”向主
动“未诉先办”转变。针对分析发现的共性顽疾,组织开展专
项治理行动,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的跃
升,有效降低同类诉求发生率。二是搭建村级事务综合管理平
台,实现全程服务与监督。为解决村级事务管理不规范、效率
低、监督难等问题,我市集成开发了功能强大的“村级事务综
合管理平台”。业务全覆盖。平台将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村级
运行的核心事务,全部纳入线上平台统一管理。功能强支撑。
平台深度嵌入“基层事务准入”模块,确保新增事项线上准入
审核;集成智能报表功能,自动抓取基础数据生成所需报
表,大幅减少手工填报;提供标准化表单和流程模板,推动村
级事务运行规范化、透明化。效能大提升。该平台的应用,显
著提升了村级事务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减少了人为干预和
自由裁量空间,强化了过程监督和风险防控,保障了村民的知
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同时也为村干部依法依规履职提供了
有力工具支撑,减轻了事务性负担。三是探索“一套表”改
革,根治数据报表“扰民”问题。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表
海”问题,我市创新推行“一套表”改革。线下统筹合并。由
市统计局、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牵头,全面梳理各部门要求基层
填报的各类报表。通过合并内容重复、指标相近的报表,取消
无实质作用或可通过共享获取数据的报表,形成一套精简、统
一、高效的基层综合报表体系。线上汇聚共享。建设全市统一
的基层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共享交换平台。推动公安、民政、人
社、卫健、教育等部门业务数据按需向基层回流共享。基层在
填报“一套表”时,平台可自动填充大量基础信息,基层干部
只需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