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
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
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以及全省、
全市相关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我县近年来的工作成效,深刻分
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任务进行系统部
署。这次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动员会,也是一
次明确目标、加压奋进的推进会。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全
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
阶、取得新成效,为*县在新时代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
不可摧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刚才,*同志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并对我县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局、*局、*执法队
和*街道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态度坚决,措施务
实,我完全同意。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思考,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
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
争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
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
立。”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
展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首先,要深学细悟,牢牢把准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精
神文明建设是培根铸魂的系统工程,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好“举
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
干部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
首要政治任务,尤其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两
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精
神文明建设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关系到发展全局
的“硬道理”;也不是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必须常抓不懈
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将其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与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
考核,确保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县不折不扣地落地
生根。
其次,要正视问题,精准补齐精神文明建设的短板弱项。近
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
著成绩。我们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民文明素养持续提
升,社会正能量日益充沛,成功创建了一批文明村镇、文明单
位、文明校园,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突破8万
人。这些成绩值得肯定。但同时,我们也要用辩证的、发展的
眼光审视自身,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比如,在城市
精细化管理方面,一些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的“脏乱差”现象
仍有反复,“牛皮癣”广告、车辆乱停乱放等顽疾尚未根
除;在农村移风易俗方面,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
陈规陋习在部分地区依然存在,侵蚀着淳朴的乡风民风;在公
民道德建设方面,个别领域还存在失德失范现象,网络空间也
时有不文明言行出现;在工作推进上,还存在“上热下冷”、
部门协同不足、创建合力不强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
须敢于亮剑、勇于动真碰硬,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去
解决,一块一块去补齐。
最后,要把握关键,切实务求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精
神文明建设千头万绪,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才能纲举目
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工作要紧紧围绕服务全县发
展大局来展开。*县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推
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
础,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我们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引导
全县人民树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
尚和行为规范,把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县委、县政府
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建设*、人
人奉献*”的生动局面,让文明之花在*大地结出高质量发展的
累累硕果。
二、活用优势资源,做强宣传引导,筑牢精神文明建设的思
想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文明建设,根本在于提升人的思想
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我们必须在固本培元、凝心铸魂
上下更大功夫,让科学理论、红色基因和榜样力量深入人心。
一是要让创新理论“活”起来。要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不能仅
仅停留在开会、发文、念稿子的传统模式上。要创新方式方
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大道理”转化为“家常
话”。要建强用好“百姓宣讲团”“红色宣讲员”等队伍,深
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校园课堂,用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案
例,讲清楚新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据统计,今年以
来,我们已组织各类理论宣讲超过800场,受众超过10万人次。
下一步,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推出一批有深度、有
温度的短视频、微动漫、H5产品,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指
尖”上广泛传播,真正实现润物无声、入脑入心。
二是要让红色资源“亮”起来。*县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
统的红色热土。我们拥有*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等一批宝贵的
红色遗产,这是我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的教材。要对全
县的红色资源进行一次系统梳理和整合,加大保护修缮力
度,提升展陈水平。要深入挖掘这些红色资源背后的感人故事
和伟大精神,通过情景剧、口述史、主题展览等形式,让历
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要精心设计红色旅游精品线
路,开发系列文创产品,推动红色教育与干部培训、中小学思
政课、文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
年,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三是要让典型力量“传”起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
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要持续深化“道德模范”“身边好
人”“最美*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建立健全发现、培育、宣
传、关爱先进典型的长效机制。要把镜头和版面更多地对准我
们身边的普通人,挖掘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感
人事迹。今年,我们已经评选出各级各类先进典型200余名,他
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宣传部门要组织力量,对这些典型进行深
度报道,通过报告会、故事汇、专题片等形式,立体化、全方
位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同时,要落实好对道德
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关心关爱政策,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
给予他们更多支持,在全社会营造“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
价值导向。
三、深耕地域文化,推动提质增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
业繁荣发展
文化是精神文明的载体,是城市的根与魂。一个没有文化底
蕴的城市,即便再现代化,也缺乏魅力和温度。我们必须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
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要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
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重点是补齐农村和基层文化设施
的短板,确保每个乡镇(街道)都有综合文化站,每个行政
村(社区)都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要积极推进“15分钟文
化生活圈”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
务。我县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已达2.1平方米,这是一个不错
的起点,但关键在于提高使用效益。要鼓励图书馆、文化馆、
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创新服务模式,延长开放时间,多举办
群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文化活动。要大力扶持“庄户剧
团”“乡村书屋”等民间文化力量,每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
方式,组织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活动不少于500场次,把
文化食粮实实在在地送到群众身边。
二要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
文化的载体,体育则能为文旅增添活力。*县拥有独特的自然风
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我们发展文旅产业的最大优
势。要做好“文化+”“旅游+”“体育+”这篇大文章。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