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县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集中收听收看了全省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会议。
会议规格之高、部署之实、要求之严,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
决心和意志。会后,我们立即召开全县会议,目的就是第一时间
传达学习、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对全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
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刚才,XX 同志就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畜禽粪污治理等具体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我完全同意,
请大家务必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认清形势,深刻领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大意
义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更是关乎全县发展大局和百万
群众福祉的“国之大者”。近年来,我们坚持把“三农”工作作
为重中之重,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
著成效。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幅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的动人画卷正在 XX 大地上徐徐展开。
我们的基础更加坚实。经过不懈努力,我县成功创建了 XX
村、XX 村等 2 个国家级红色美丽村庄,建成了 XX 村、XX 村
等 12 个省级和美乡村、6 个省级乡村生态振兴示范村,并荣获
“省级森林城市”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沉甸甸的果实,更是
我们继续前行的底气所在。我们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三年
累计投入资金超 2 亿元,修复改建山区道路 45.365 公里、桥梁
24 座,一条条“四好农村路”成了群众的致富路、幸福路。我
们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卫生户厕改
造超过 3.5 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95.8%,特别是 2024 年,
我们又高标准完成了 1395 座户厕提升改造任务。这些看得见、
摸得着的成果,为我们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的特色更加鲜明。我们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XX 镇的双孢菇、XX 乡的酸枣叶茶、
XX 乡的野生花椒等特色产业品牌越叫越响,“四个一万亩”产
业基地建设成效初显。产业的兴旺,不仅让我们的乡村有了“面
子”,更有了富民强村的“里子”。目前,全县 82%的行政村集体
经济收入超过 10 万元,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被有效激活。
但是,同志们,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未
来任重道远。对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对标人
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
比如,部分乡镇和部门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
件”的倾向,建管脱节现象依然存在;村庄之间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部分村庄的“脏乱差”现象时有反弹;
长效机制建设尚不完善,群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未达预期,示范带动效应未能充分发挥。
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跨越的“娄山关”“腊子
口”。全县上下要坚决摒弃任何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切实把思
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和美乡村建设
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
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
实抓出成效,奋力开创我县“三农”工作新局面。
二、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全面提升和美乡村建设的质量水
平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
统筹兼顾,分类施策、务求实效。我们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
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
需求最迫切的事情做起,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积
小胜为大胜。
第一,要以更大力度,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美的
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坚持把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第一场硬仗”,常抓不懈、久
久为功。要以“六无六化”为目标,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彻
底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河道沟渠,全面消除私搭乱乱
建。今年以来,我们通过专项行动,排查整治了 45 处生活垃圾
点、260 处杂物堆放,这说明存量问题依然不少,必须建立常态
化巡查和动态清零机制。要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因
地制宜采用集中或分散的处理模式,确保到 2025 年底,农村生
活污水治理率得到显著提升。要注重村庄的整体风貌塑造,保留
乡土气息,守护田园风光,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
乡愁。
第二,要以更高标准,巩固提升“厕所革命”和畜禽粪污治
理成果。“小厕所”关系着“大民生”。我们的“厕所革命”虽然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工作不能止步。下一步的重点要从“有没
有”转向“好不好”“管不管用”。要加强对已改厕所的后续管护,
建立健全粪污清掏、转运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坚决杜绝“一改了
之”。要积极推广成本适中、技术成熟、群众乐于接受的改厕模
式,确保改造一户、成功一户、满意一户。同时,要高度重视畜
禽养殖粪污治理工作。这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也是提升
乡村生态质量的关键。要坚持“疏堵结合、以用促治”的原则,
大力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积极推广种养结合、
生态循环的农业模式,探索建立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有效解
决散养户粪污处理难题,力争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上实现新突
破。
第三,要以更实举措,做强做优乡村特色产业。“产业和”
是“乡村和美”的根基。没有产业支撑,和美乡村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