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助力加快推
进“XX”高质量发展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上
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座谈会,共同回顾总结过去两年各民主
党派市委会、无党派人士围绕加快推进“XX”高质量发展开展
专项民主监督的工作成果,交流经验,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
这次会议意义重大,既是对过去两年辛勤付出的检阅,也是在新
起点上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谋划未来的动员会。在此,我
代表中共 XX 市委,向长期以来与我们风雨同舟、并肩奋斗的各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成果丰硕,彰显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2024 年,中共 XX 市委着眼于全市发展大局,坚决贯彻落
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首次正式委托各民主党派市委
会、无党派人士,围绕我市加快推进“XX”高质量发展这一核
心目标,对照市委提出的“六个建设”目标任务和《提升清单》
具体内容,对口 12 个地区开展为期两年的专项民主监督。今天,
作为收官之年,可以自豪地讲,这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
效斐然。
两年时间里,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充
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大家不是简单地听汇报、
看材料,而是真正沉下去,深入基层一线,深入项目现场,深入
企业车间,开展了大量精准扎实的调查研究。统计数据显示,
两年来,各民主党派市委会、无党派人士累计深入对口联系地区
开展监督调研共计 72 次,其中,各党派主委亲自带队调研多达
45 次。这种亲力亲为、求真务实的作风,为民主监督工作的高
质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家聚焦全市发展的中心任务,紧扣“XX”高质量发展目
标,特别是锚定“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
区”这一核心定位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极高的“含金量”。两年
间,共形成各类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政策建议 70 余篇,提出具
体建议 220 余条。这些建议,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有
宏观层面的战略思考,比如有党派提出的关于优化我市先进制造
业产业链韧性的系统性方案;也有微观层面的精准切口,比如无
党派人士代表就 XX 区数字政务平台“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出的
改进措施。这些成果不是束之高阁的文字,而是真正能够转化为
破解发展难题、优化政策措施、提升工作效能的“真金白银”。
例如,XX 区在采纳了民主党派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后,其
市场主体满意度在今年第三季度环比提升了 5.3 个百分点。XX
县根据相关监督建议,调整了其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划重点,成功
引进了一个投资额超 10 亿元的深海养殖项目。
实践充分证明,这次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实现了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与各地区党政部门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它不仅有
力助推了“XX”战略的深入实施,更以生动的实践,充分彰显
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
度的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二、认清形势,深刻把握民主监督的时代要求
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XX 市的振兴发展正处
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当前,世
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
发展,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站在 2025
年岁末这个时间节点,展望“十五五”规划,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宏观层面看,必须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
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XX 地区、XX 省、XX 市振
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市的发
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快推进“XX”高质量
发展,不仅是经济任务,更是重大的政治任务。
具体到我市的发展实践,“XX”战略——即建设“产业结构
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是统领我市未来发展的
总纲领。其核心要义,就是要通过结构优化和制度创新,率先走
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
路。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而这
些方面,也正是未来民主监督需要持续聚焦的重点领域。
第一,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是“XX”的根基所在。
监督的重点要从过去的“有没有”转向现在的“好不好”“强不
强”。要关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进度,更
要审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是否精准、发展是否迅
速。对于制约产业升级的“卡脖子”技术、高端人才短缺、产业
链协同不足等深层次问题,需要通过民主监督的“显微镜”和
“探照灯”,帮助党委政府找到症结、精准施策。
第二,聚焦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
力。“XX”要成为“先导区”“先行区”,就必须成为区域创新高
地。民主监督不能只看专利数量、论文发表,更要看科技成果的
本地转化率、产学研的融合深度、创新生态的活跃度。要深入研
究如何破除束缚科技人员的体制机制障碍,如何真正让企业成为
创新主体,如何将我市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第三,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建设。作为沿海开放城
市,开放是 XX 市的最大优势。“XX”建设要求我们在更高层次、
更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民主监督的视角要超越传统的港口吞吐
量,更多地关注贸易结构的优化、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