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
的必然结果,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当前,我国正在以科技创
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
题,加强科技创新离不开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促进国际科技
创新合作。《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著作都对构
建开放创新生态、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作出深刻论述。比
如,《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指出:“要
增强我们引领商品、资本、信息等全球流动的能力,推动形
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增强参与全球经济、金融、贸易规则制
订的实力和能力,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国际经济和科技创新合
作”;《深化对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指出:
“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国式现代
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指出:“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
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等等。习近平总书记
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指
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面
临诸多挑战和困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家安全概念泛化、
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增多,加剧了全球
政治经济格局的不确定性,也直接或间接抑制了经济全球化
进程。各国在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必须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
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
产力》中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
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加快构建新发展
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经济全球化表面上看是商
品、资本、信息等在全球广泛流动,但本质上主导这种流动
的力量是人才、是科技创新能力。当前,科技创新的全球化
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和深入发展的强大动力,也
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
从科技发展看,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机器人、量子计
算、生物医药、新能源、通信技术等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重
大突破,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为全球经济复
苏与转型注入了新活力。比如,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
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
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已经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
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并进一
步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
各国竞相制定相关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政策,推动数字经济
发展。又如,绿色发展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趋势,世界
主要国家大都通过加强绿色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更好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
碳发展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技
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加快
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开放创新与协同创新成
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只有以开放心态和行动全面融入全
球创新网络,才能更好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发展新质生
产力。
从国际竞争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
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
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世界主要国家纷
纷出台新的创新战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人才、专利、
标准等战略性创新资源的争夺。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崛起,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体制改革等方面取
得显著进展,不仅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对传统
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提出挑战。同时,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
推动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蓬勃发展,国际贸
易和投资活动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
激烈。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来源越来越依靠各种形式的创新,
既包括科技创新、业态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
新等。新质生产力作为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与商业模式变革
的结晶,正在成为一个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源泉。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
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提升竞争力。
具体来看,通过汇集全球创新要素,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
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够培育发展新动能;通过挖掘
消费者潜在需求、开发新产品,并依靠技术创新降低新产品
新业态新模式的成本,能够引领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健
康发展;通过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
上,能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
未来产业,进而以自身的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带动全球产业链
的转型升级。
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通过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营造
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等,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在这一过
程中,企业更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
创新,能够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
品与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更
高地位和更大话语权。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
当前,经济全球化在深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
呈现出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贸易规则碎片化等特点。习近平
总书记在《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中指出:“国际经济
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
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经济全球
化面临的新挑战源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全球范
围的生产力快速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但逆全球
化思潮抬头、贸易规则碎片化等导致生产关系变革滞后,阻
碍了技术、资本、数据的自由流动,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也对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挑战。
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据了国
际产业链大多数产业的高端部分,从中获取巨大利益。这样
巨大的利益,也促使这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多依赖产业
链中的高端产业,导致其国内制造业出现了空心化和结构失
衡等问题。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上西方现
代化所固有的弊端,一些西方国家内部增长和分配、资本和
劳动、效率和公平等矛盾更加突出。一些西方政客错误地把
其国内的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