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成就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的成就 产业强则经济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 技术基础。“十四五”时期,面对外部环境中诸多不稳定、 不确定甚至不安全因素的挑战,尤其是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遭遇“脱钩断链”等严峻考验的背景下,我国坚持把创新摆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位置,积极培育新动能、塑造 新优势,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稳步发展。在此 过程中,新质生产力不断蓄势成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 出坚实步伐、取得显著成效。 “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 完整性持续巩固。产业体系的完整性是大国经济内部可 循环与内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我国建立起全球规模最 庞大、门类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工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 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覆盖了 41 个工 业大类、207 个中类、666 个小类。五年来,产业体系的完 备性和体系性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新兴产 业快速发展,整体实现跨越式提升,完整产业体系的底盘更 加坚实。一方面,制造业规模领跑全球。着力发展实体经济, 2024 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 30%,总体规模连续 15 年位居世界第一,200 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最齐全、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优势不断巩固。另一方面,基础 设施网络领先世界。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 港口网、城市轨道交通网、输配电网和宽带网;风电、光伏 装机以及充电桩、快递网点数量均居全球首位。国家综合立 体交通网主骨架“6 轴 7 廊 8 通道”建成率超 90%,覆盖 80% 以上的县。基础设施全面覆盖,为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 供了交通、能源和数字基础支撑。 智能化加快提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产业高端化、 智能化、新质化发展迅猛,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首先,产 业智能化底座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建成全球最大、 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覆盖全部工业大类, 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过 1 亿台(套),“5G+工 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 2 万个。截至 2025 年 6 月底,累 计建成 5G 基站 455 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 2.26 亿户,算力 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其次,智能制造加快推进。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 数控化率分别达到 84.0%、66.8%。“十四五”以来,建成了 3.5 万多家基础级、230 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 1260 家 5G 工厂,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 50%。再次, AI 赋能千行百业。AI 研发及应用不断突破,相关产品在智 能家居、自动驾驶等领域普及,AI 手机、AI 电脑、AI 眼镜 等人工智能终端超百款。2024 年智能消费设备制造行业增加 值增长 10.9%,智能车载设备和无人飞行器制造增长分别达 到 25.1%和 53.5%。最后,未来产业快速成长。涌现多个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打造百余个标杆应用场景。 人形机器人具备从关键芯片、部组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 能力,多模态感知、大脑——小脑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 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落地应用。 绿色化有序推进。全力推进工业降碳、减污、扩绿、增 长,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产业含“绿” 量持续提升,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首先,增绿扩绿治污效 果显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25%以上,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 面积的四分之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 87%左右, 比“十三五”时期提高 3 个百分点。京津冀地区 PM2.5 平均 浓度在科技攻关助力下下降 18%,长江和黄河干流全线达到 Ⅱ类水质标准。其次,绿色能源应用日益广泛。单位 GDP 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 11.6%,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 的国家之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 20 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绿色 家电、绿色建材、绿色船舶大规模普及推广。最后,资源循 环利用大幅提升。绿色制造体系更加完善,国家级绿色工厂 达 6430 家。钢铁、水泥熟料等单位产品综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