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工作规划:乘势而上,谱写高
质量发展新篇章(文旅产业)
“十五五”时期是 XX 县文旅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
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五年。县文旅局将立足新发展阶
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再创
新辉煌。
一、 面临形势与总体要求
(一)发展机遇。国家持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高度重视文
旅融合发展;后疫情时代旅游消费需求反弹升级,高品质、深体
验产品更受青睐;全省围绕“四新”“四化”持续发力,旅游产
业化地位更加突出;交通等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为引客入 X 创
造更好条件;数字技术为文旅产业创新赋能提供强大支撑。
(二)面临挑战。区域旅游竞争日趋激烈;游客需求日益多
元多变;资源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存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存在不确
定性。
(三)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
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对文旅工作的重要指示批
示精神,立足 XX 资源禀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根本目的,坚持“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强县”战略,持
续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做深“融合”文章,做
强“品牌”影响,做优“服务”品质,做大“产业”规模,努力
将 XX 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山水人文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
胜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XX 实践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
(四)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方向。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惠民共享。
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坚持开放合作,协同发展。
二、 主要目标
到“十五五”末,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
率保持在 X%和 X%以上(设定高于“十四五”或与持平的目
标),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进一步提升。
品牌影响力实现新突破。“水墨云山·中国 XX”品牌在国
际国内知名度显著提升,成功跻身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
行列。
融合发展达到新深度。“文旅+”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涌现一
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融合业态典型,旅游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更
加明显。
服务品质得到新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
善,智慧旅游水平显著提高,游客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带动效益取得新成效。文旅产业成为吸纳就业、富民强县的
重要渠道,人民群众在文旅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三、 重点任务
(一)构建全域旅游新空间,优化发展布局
落实“一核一区、一轴一带、四大板块”布局。明确各区域
功能定位和主导业态,避免同质化竞争。重点打造以县城和云台
山为核心的旅游集散与综合服务核,以?阳河流域为特色的生态
文化旅游区,构建串联主要景点的旅游发展轴和生态休闲带,差
异化发展四大功能板块。
打造“半小时旅游圈”。通过交通连接和线路组织,实现核
心景区间的便捷通达和联动发展。精心设计推出数条涵盖自然风
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康养度假等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
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促进旅游景区与特色城镇、美丽乡村
联动发展,构建景城一体、景村融合的发展格局。
(二)深化文旅融合新内涵,拓展产业边界
“文旅+非遗”活化创新。建设非遗展示体验中心,开发非
遗主题旅游线路和文创产品,推动非遗进景区、进民宿、进街区。
提升独木龙舟节等传统节庆的旅游价值和文化内涵。
“文旅+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品质,
大力发展精品民宿集群、田园综合体、农耕文化体验园等。培
育一批乡村旅游龙头企业。
“文旅+康养”打造健康目的地。依托优良生态和气候资源,
发展森林康养、温泉疗养、中医药保健等业态,建设一批康养旅
游基地。
“文旅+研学”开拓教育市场。挖掘地质科普、生态观察、
历史文化等资源,开发系列研学旅行课程和基地,吸引青少年客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