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组织人事工作专题汇报
材料
根据巡察工作要求,现将我局党组近年来组织人事工作情况
汇报如下。本次汇报共分为三部分:一是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存
在的问题与不足;三是下一步工作打算。汇报内容紧扣机构编制
与干部选拔任用等核心业务,旨在全面客观反映实际情况,主动
查摆问题,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党组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
组织路线,紧紧围绕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全面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筑牢组织根基
局党组始终将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坚持德才
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一是严把政治标准。在干部选拔任
用中,将政治素质作为第一标准,深入考察干部的政治忠诚、政
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确保干部队伍在政治
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二是优化队伍结构。通过招录、引
进、调配等多种方式,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和专业结
构。近年来,招录公务员 4 名,引进城乡规划、土木工程、测绘、
法律等专业研究生 4 名,进一步充实了工作力量。三是注重专业
能力提升。围绕规划管理、耕地保护、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主
责主业,开展常态化业务培训,全年组织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
动 40 余次,参训人数 450 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干部的业务本领。
(二)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树立正确导向
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提高选
人用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一是严格履行程序。坚持民主推荐、
组织考察、充分酝酿、讨论决定等程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
和把关作用。全年共组织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涉及多个岗位,
选拔任用了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二是突
出实干实绩。注重在规划引领、耕地保护、生态修复、要素保障
等一线工作中考察和识别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敢于负责、勇于担
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例如,在“干部素质提升年”
活动中,对下沉一线解决问题表现突出的干部进行了重点培养和
使用。三是扩大选人视野。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统筹用好
各年龄段、各专业背景的干部,充分调动整个干部队伍的积极性。
(三)加强干部教育培养,提升能力素质
局党组高度重视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
化的干部队伍。一是强化理论武装。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
习、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自然资源管理相
关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二是实
施专业训练。开展“自然资源大讲堂”系列活动和党员集中培训,
举办城乡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等专业培训班,参训人员 200 余人
次;积极选送骨干力量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三是推动
实践锻炼。领导班子带头下沉一线 51 次,党员干部下沉一线 256
次,在参与基层治理、服务项目建设、解决企业难题的实践中锤
炼干部作风,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稳步推进机构改革,促进职能优化整合
以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为契机,着力优化内部机构设置,提
升运行效能。一是厘清职责边界。根据“三定方案”规定,结合
工作实际,修订《局领导班子分工方案》,完善领导班子分工,
增强工作合力。召开相关业务科室座谈会,研究讨论部门融合、
业务融合、人员融合问题,努力形成“化学反应”。二是优化资
源配置。对内部科室职能进行梳理整合,努力解决职责交叉、分
工不清等问题,确保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运行更加高效。例如,
部分县局对年龄偏大、任职时间较长的科室负责人和基层所长进
行了交流调整,并充实基层所工作力量。
(五)加强监督管理,严明纪律规矩
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营造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局党组认真
履行主体责任,定期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层层签订党风
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廉政谈话,强化压力传导。二是强化日常
监督。通过作风督查、廉政风险排查等方式,加强对干部特别是
身处土地审批、矿产管理、规划审批等重点岗位人员的监督。全
年开展作风督查 9 次,对违反作风纪律的干部进行了通报处理。
三是注重关心关爱。加强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和生
活困难,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帮助解决后顾之忧,激发干部干事创
业的内生动力。
二、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局党组深刻认识到,对照县委的要求和
新时期自然资源工作的需要,我局在组织人事工作,特别是在机
构编制和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本
着实事求是、直面问题的态度,现将主要问题剖析如下:
(一)机构编制管理不规范,执行刚性约束不足
机构编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执政资源,其管理的规范性和严
肃性至关重要。然而,我局在此方面的基础工作仍存在明显短板。
超限额设置机构与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禁而不止。这一问题
在巡察中多次被指出,体现了机构编制纪律执行的刚性不足。例
如,峰峰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根据“三定方案”应设 6 个行政
科室和 15 个事业科室,但实际设置了 31 个科室,超职数配备了
10 名中层干部。我县局虽经多次整改,但类似问题在一定程度
上依然存在。一些内设科室或临时机构因某项专项工作而设立,
工作常态化后却未及时整合或撤销,导致机构数量膨胀,管理层
级增多,不仅增加了协调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也违背了机构
编制管理的严肃性。这反映出党组在机构设置上的全局观和纪律
意识有待加强,对“三定方案”作为法定依据的敬畏心不足,存
在“遇到工作先设机构、增加职数”的路径依赖。
编制管理与使用不够精准规范。一方面,编外人员管理存在
漏洞。虽然三令五申要求规范编外人员使用,但部分岗位仍存在
长期借用编外人员甚至承担核心业务工作的现象。这不仅带来管
理上的风险,也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专业性。例如,宁阳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巡察整改中,就清退了因工作需要在局办
公室工作的有关企业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编制资源下沉不够,
基层力量依然薄弱。基层国土资源所直接面对企业和群众,承担
着耕地保护、执法巡查、信访处理等大量一线工作,但普遍存在
人员编制被挤占、在编人员不足或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虽然我
局已采取调整人员充实基层所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