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市奋战四季度坚决实现全年目标
任务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奋战四季度、坚决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推进
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总书记
在山西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
部署,总结分析前三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对第四季度的各项
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动员全市上下以决战决态势,
坚决打好收官之战,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
五”胜利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刚才,X 同志通报了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并对第四
季度重点经济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市发展改革部门、市工业和信
息化部门、市商务部门以及 X 县、X 示范区、X 区作了很好的
发言,既有对工作的深入思考,也体现了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
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客观总结成绩,清醒认识形势,进一步坚定决战决胜的
信心与决心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
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
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惠
民生、保稳定,推动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结构趋优、动能
增强的良好态势。从主要指标看,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更加稳
固。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初步核算,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5.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5%,工业“压舱石”作用持续显现;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1%,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产业投资
分别实现 10.3%和 12.5%的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8%,市场活力稳步恢复。这些关键数据
充分说明,全市经济发展的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长期向好
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发展动能看,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更具
活力。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
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 2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成长。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一
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
地开工、投产达效,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创新
生态持续优化,全市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升,新增省级以上创新
平台 8 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超过 20%,创新正加速成为引领
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民生福祉看,社会大局的“稳定器”更加牢
靠。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 6.5 万人,完成
了全年目标的 92%。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5.0%和 6.8%。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占比
始终保持在 75%以上,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
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平安 X、法治 X 建设向纵深推进,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大
局保持和谐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发展面临的困
难和挑战依然不少。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
突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内部看,经济恢复的基础尚
不牢固,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一
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周期性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对照全年目
标任务,部分指标进度不及预期,完成任务尚有缺口,时间紧、
任务重、压力大。现在距离年底只剩下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已经
到了决战决战、冲刺撞线的关键时刻。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切实
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
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下定决心、坚定信心,以“人一之、我十之”
的拼抢劲头,向全年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二、聚焦重点领域,实施精准攻坚,全力打好决胜全年的收
官之战
第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最后关口,做好这个季度的工
作,对于完成“十四五”规划、衔接“十五五”发展至关重要。
必须全面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紧紧围绕省委
“1+2+4+N”目标任务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
向,在补短板上守牢底线,在扬优势上锻造长板,在抢机遇上
增势赋能,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见到实效。
第一,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实
体根基。经济发展的根基在于实体,必须把工业生产、项目建设
和消费促进作为重中之重,全力冲刺。一是工业运行要全力冲刺。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等部门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对重
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及时解
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用工、融资、物流等实际困难。要全
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支持龙头企业增产增效,带动中小企
业协同发展。要抢抓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机遇,推动相关企业开足
马力生产。对于停产半停产企业,要逐一分析原因,分类施策,
帮助其尽快复工复产。二是项目投资要全力提速。要牢固树立
“项目为王”的理念,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抓手。
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强化要素保障,简化审
批流程,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要紧盯今年计划新开工
的重大项目,确保在 11 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对在建项目,要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围绕国家政策导
向和“十五五”规划,高水平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
后劲的重大项目,为明年发展赢得主动。三是消费潜能要全力释
放。商务、文旅等部门要抓住元旦、春节等传统消费旺季,精心
策划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打
造一批特色消费场景。要稳定和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落
实好相关补贴政策。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依托我市深厚的历史
文化底蕴,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文创产品,办好冬季文化旅
游节等活动,把“流量”转化为“留量”和“消费量”。
第二,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决守牢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底
线。发展的最终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