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1.17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健康效应与政策建议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第 1页 共 2页  中国人口报/2020年/1月/17日/第 003版 交流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健康效应与政策建议 成前 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 长期以来,提升居民健康水平都是各国施政的一个主要目标。截至 2018 年末,我国流动人 口规模已超 2.4 亿,其中绝大部分为农业转移人口。因此,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健康问题对实施健 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常 住人口快速增长。《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 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到 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45%左右,努力实现 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 在城镇落户。但是城镇化统计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农业转移人口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受各 种因素制约,尤其是受户籍制度的制约,部分农业转移人口虽然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未能真 正融入城市,户籍制度及其背后所蕴藏的公共服务差异是农业转移人口无法融入城市的主要制约 因素。为了改变这一局面,2011年以来,国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先后出台《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 政策措施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将对其健康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总体健康水平,即农业转移人 口在迁入地的深度融合从总体上能够促进其自身健康水平的提高。一般情况下,身体健康和心理健 康是人进行迁移的基础,因此农业转移人口的整体健康素质要高于迁出地人口的平均水平。农业人 口向城市迁移之后,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还会带来收入增长以及良好的社会福利,这些均会带 来健康水平的提升。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提高对其精神健康、活力和情感功能有 正向促进作用。农业转移人口在向城市迁移过程中,不仅生理健康受到影响,同时精神健康也会面 临压力,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使农业转移人口更加适应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 形成良好的精神状况。 其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健康效应在不同人群中具有一定差异。第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 化的健康效应受到行业的影响,从事第三产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对健康效应的正向促进 作用更显著,而从事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康效应较弱,这 是因为第二产业中的多数职业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高、劳动时间长、体力劳动繁重,这些均会对 健康状况产生不利影响。第二,个体差异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康效应的一个方面,总体上 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助于提高其健康水平,然而,由于健康、能力和经验等因素的差异,农业转 移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