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1.15绥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第 1页 共 5页 绥化日报/2020年/1月/15日/第 002版 要闻 绥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0年 1月 6日在绥化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常青 各位代表: 我受市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 出宝贵意见。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周年,也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 40周年。一年来,市人 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委十 二届四次五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这一重大原则,切实强化政治引领,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着力推动“都城地”建设 高质量发展。全年制定完成地方性法规 1 部;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 12 个;组织开展 调研检查视察 12次;审查规范性文件 74件;作出决议决定 9项;选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92 人次。 一、政治引领,聚焦大局,人大工作立场更加坚定。坚持把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 作为衡量评价人大工作的第一标准,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党的全面领导之下,确保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有效落实。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党的政治 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实里做、往深里走,不 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 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牢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各 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不断提升全市人大工作政治站位。紧扣中心顾大局。把推动“都城地”建设高质量发展、服务全 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为谋划工作的出发点,把实施正确精准有效监督作为推进工作的落脚点,把 贯彻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作为依法履职的切入点,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营商环境、脱贫攻坚、 生态文明、社会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市委关注的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 行使法定职权,形成了与市委同向、与政府同力、与群众同心的工作新局面。持之以恒守规矩。 一以贯之地坚持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人大工作中的一切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和重要活 动,都第一时间向市委请示报告,不折不扣地按照市委指示意见抓好贯彻落实。全年仅以书面形 式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就达 24次。 二、科学谋划,积极推进,地方立法质量稳步提升。坚持弘德立法、科学立法、惠民立法, 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稳妥推进地方立法工作。地方立法 有序推进。顺应“都城地”建设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序开展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餐厨废弃 物管理条例的调研、起草、审议工作,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开展咨询论 证,有效确保立法质量。目前,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已获省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拟于 3月 1日正式公布实施;餐厨废弃物管理条例已通过一审,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立法调研超前谋划。 超前启动物业管理条例的前期准备工作,组织相关委办室深入市本级和北林区开展立法调研,通 第 2页 共 5页 过多种方式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组织召开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街道社区、小区居民、律师专 家座谈会,深入研究探索化解小区物业管理难题的有效办法,为推动条例尽快出台做了大量卓有 成效的基础性工作。普法宣传及时跟进。针对 2019 年 3 月 1 日施行的我市第一部地方实体性法 规《绥化市城市公园条例》,常委会相关领导同志组织人员深入市人民公园等地调查研究,听取 群众意见,从法律层面讲解管理部门必须履行的服务管理职责、公民必须遵守的游园规则及相关 禁止性规定,为条例实施营造了良好法制氛围。大家普遍反映,条例的实施,让市民行为有了规 范,让部门管理有了遵循,推动了城市公园面貌的有效改善。 三、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依法监督工作成效显著。坚持“依照法定权限、限于法定范围、 遵守法定程序”的原则,突出“事关发展、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监督方式,加大监 督力度,提升监督质效。开展“组合式”监督。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等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 综合运用执法检查、询问质询、重点代表建议督办、强化会议审议监督等方式,量身定制人大监 督“套餐”,打出人大监督“组合拳”,彰显人大监督“刚性”,释放多种监督形式共同发力的叠 加效应,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全方位的监督格局,特别是通过四级人大、五级代表共同参与 执法检查,发现四大方面 65个具体问题,提出 40余项工作建议,有效推动了省优化营商环境条 例的贯彻实施,得到省人大常委会认可。 开展“联动式”监督。注重发挥“法律巡视”的利剑作用,认真开展中小企业促进法、妇女 权益保护法和宗教事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调研,并重点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贯 彻实施情况,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利用明察与暗访、背对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细致 开展执法检查,有效提升了人大监督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联动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 检查中,对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的 31 个具体问题,进行当面交办、重点督办、及时反馈,取得较 好工作成效。开展“跟踪式”监督。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连续两年对基本医 疗保险、市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等情况进行持续监督,连续三年对生活 饮用水安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政府在财力紧张情况下加大各类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筹措专项 资金改造建设 3个水厂、45公里供水管网和 43个区域泵站,惠及 75个小区 5.5万户居民;在全 省首家取消了转诊转院审批手续,实行电话网络告知备案,极大方便了群众异地就医看病。持续 开展环保世纪行,认真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不断加大信访监督力度。 四、健全机制,优化流程,决定重大事项科学规范。坚持“清单制链条式”工作法,制定《绥 化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清单制度的意见》,进一步细化重大民生工程、重大 建设项目、重大投资项目等大事大项的范围标准,明确向市委请示报告等工作流程,紧紧抓住涉 及长远、事关根本的重大事项履行职责。关注经济运行走势。立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听 取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意 见的报告,客观评价我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抓好“百大项目”、打好“三大攻坚”、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提出工作建议。拓展预算 审查重点。制定执行《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实施办法》,认真听 取审议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及时审议绥大高 速采取 PPP模式建设的议案等,进一步拓展审查范围、突出监督重点。坚持常规性审查与动态性 监管相结合,及时听取和审议全市 2018年财政决算和 2019年上半年预算执行、2019年市本级债 券资金安排和预算调整、2018年市本级决算情况的报告,积极开展市本级部门预算决算公开情况 检查和预算在线联网监督,充分发挥了人大在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方面的重要作用。强化审计问题 整改。建立执行《关于改进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的实施意见》, 听取审议 2018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及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工作报告, 充分肯定审计部门在规范预算管理、维护财经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并就进一步 完善审计工作体制机制、抓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提出意见建议。 五、创新方式,密切联系,代表履职保障健全完善。坚持把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更好发挥代 第 3页 共 5页 表作用,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体现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创新平台载体。借鉴浙江各级人大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组织市、县两级人大同步建立 启动人大代表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联络站,通过代表接待群众定点“坐诊”、走访问询随机“问 诊”、巡查督促定期“巡诊”受理人民群众及窗口单位的意见建议,通过即时交办、函告转办、 重点督办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全年组织 10批次 400名代表进驻联络站活动,梳理汇总 16类 185 条建议转交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打造了服务中心有高度、联系群众有温度、建言献策有深 度、推进工作有力度的人大代表履职实践平台。密切工作联系。持续开展市人大常委会与代表、 代表与群众的“双联系”活动,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 大问题,通过“面对面”走访、“直通车”信件等形式,密切联系代表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积极探讨人大服务全局、助推发展的新举措,有效引导代表投身“都城地”建设实践,为全面振 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智慧力量。全年“面对面”联系代表 120余人次,形成并转化调研成果 6项, 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拓展议政渠道。组织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视察检查 调研等活动,不断拓展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舞台,有效扩大代表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参与。 全年组织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 30 余人次。强化建议办理。在往年集中交办、全面督 办的基础上,推行了重点代表建议督办机制,对市四届三次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的 76 件代表 建议进行认真梳理,从中筛选出涉及营商环境的 6件代表建议进行重点督办,通过定期听取汇报、 随时电话催办、及时评价反馈等形式,加强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目前,76件代表建议都得到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