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张文华:未雨绸缪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式养老体系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未雨绸缪  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式养老体系 张文华   一、我县老龄人口及养老服务现状 我县有60岁以上老年人9.6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 13.74%,达到人口学老龄化社会标准,其中农村老年人口 6.2万人,占老年人口数的66.04%,是郴州市较典型的老龄 化人口大县。我县的老龄人口,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 是老龄人口增长较快,每年以2.3%的速度递增。二是老年 家庭空巢化。年轻人婚后一般与老人分开居住,或到城市 务工,空巢化问题突出。城市空巢老年家庭约40%,农村空 巢老年家庭约45%。三是高龄老人与失能老人逐渐增多,全 县失能半失能老人达1.1万人。四是需求多元化,老人不仅 有物质、医疗、生活照料等方面的需求,还有文化娱乐、 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 当前,我县养老服务业主要分为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 两部分。我县共有养老机构29家,机构床位1900张,集中 供养人数约1200人。居家养老主要通过发挥社区的功能作 用,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 神慰藉等服务。机构养老,无论是规模、机构设施、机构 管理还是护理服务等方面,与当前的养老需求极不相称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还仅仅停留在“摸着石头没过河”的 探索阶段,供需矛盾日渐显露。 二、我县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机构数量少。我县目前养老机构,远远不 能满足现阶段养老服务的需要。全县有失能半失能老人 1.1万人,其中农村9466人,城镇1600余人。全县29家养老 机构,集中供养人数只有1200余人,占比仅为十分之一强 。农村各乡镇敬老院,因为受经费投入少、护理人员招聘 难等多原因的影响,所接收的供养人员,都要求具有生活 自理能力,而那些真正需要进入敬老院的“三无老人 ”,却不能进入,敬老院的实际运行情况有违建设初衷。 (二)养老机构设施差。乡镇敬老院很大一部分是由 原来的村小改建而成,其功能性存在很大差异,再加上投 入不足,因此,改建后的敬老院在生活设施、用水、活动 、娱乐、取暖等各方面,设施设备较差,不能满足老人的 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乡镇敬老院受经费、条件、护理人 员少等多种原因影响,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不能入住 ,因此又存在入住率不足的问题。 (三)居家养老内容少。从2011年开始,居家养老服 务工作就已纳入民生100工程。县城各社区都在探索居家养 老模式,目的是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 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到2015年,城区除龙山路社区 、干劲东路社区外,其他7个社区都建成了居家养老服务示 范点。这些示范点仅仅是在社区办公室配置了棋牌等简单 的娱乐设施,没有为老人提供助洁、助餐、精神慰藉等服 务,也没有图书室、阅读室、休息室、健身房等设施,与 居家养老需要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差甚远。在农村,建设的 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有马田邝家村、太和连鱼村、柏林二甲 村、便江燕尾村、悦来平田村、鲤鱼塘陈塘村和联盟村等 7个,因受农村居民居住不集中以及农村老人养老观念的影 响,其作用发挥不力,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摆设。 (四)计划落实不到位。2014年6月,经永兴县发改局 批复,在便江镇西水路计划投资2300万元,建设一所集食 宿、娱乐、护理、医疗、康体等健康养老功能于一体的老 年养护楼,建设期限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但是,该 项目至今没有启动,项目计划没有得到落实。 三、建议 (一)认真做好养老服务业的远期规划。做好对全县 养老服务业中长期规划:一是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养老模式 。进一步探索“医养结合”、“老年公寓”等多成分的立 体构架。二是进一步拓宽养老服务主体,鼓励民间资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