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委书记在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讲  话  提  纲 今年是实施《城市建设三年纲要》取得明显成效,城乡 交通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的一年,是全市 上下齐心协力创卫创模背水一战的一年,是为今后一段时 期实施重大项目做好充分准备的一年。省委书记李源潮同 志今年4月1日在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时指出:“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常州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集中一切积极力量,加快实施‘两个率先’的进程,做 到‘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定不移地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坚定不移地加快富民 进程,坚定不移地建设高素质的党政干部队伍。”今天的 会议就是着重部署坚定不移地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这一事 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工作。刚才,徐市长对去年以来城市 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明年及今后的目标 任务和措施作了全面部署,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这次 会议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 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加快推进力争“两个率先 ”、实现富民强市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 ,我强调三个问题: 一、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必须认清形势,增 强信心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 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市化、城镇化问 题在党代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来,这充分说明城市化和 城市现代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的动力 源 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互动并进,是当今世界经济发 展的主要潮流和最大特征,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的三大动力源。加快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步伐是实 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举措。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 不断提高,既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体现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更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城 市化、城市现代化步伐是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 市的重要内容。“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就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 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步伐是推进城乡 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和长远的任务就是要 着重解决好城乡交通网络、城乡供电、信息网络、城乡环 境建设,解决好公共事务、公共保障、公共安全、公共管 理等事关全市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加快城市化、城市现 代化步伐是增强城乡综合实力的重要动力。营造优异的创 业创新环境,建设人才高地、技术高地、产业高地,都与 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密切相关。加快城市化、城市现代化 步伐是提升全民素质、涵养文明、繁荣文化的重要抓手。 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 式、思维方式,进而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孕育现代文 明。 (二)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基础不断增强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看,一般分为起步、加速、成熟 三个阶段,其中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是加速发展阶段 。常州目前城市化率达到56%,人均GDP今年将突破3000美 元,加快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基础正在不断增强。一是 中心城市建设的框架得以拉开。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 支持下,去年顺利实施了市管县体制以来最大的区划调整 ,特大城市建设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 展,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资源进一步整合,为进一 步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创造了条件,为农业人 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和生活空间 。二是承前启后的开发建设成效明显。通过连续几年的大 开发、大建设、大整治,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 度,一批主干道得到拓宽,一批园林景观对外敞开,一批 绿地广场建成开放,使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逐 步增强;通过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不断提升综合执法水平,逐步理顺“两级政府、三级管 理”体制,市容市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管理工作逐步 走上法制化、长效化轨道。三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在全 省率先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塑造常州城市与时俱进 的崭新形象;基础教育水平名列全省前茅,投资25亿元的全 国首家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的大学城建设进展顺利 ,9月份将迎来首批大学生,成为常州社会事业的一面旗帜 ;城乡医疗卫生、疾病控制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加快建 设“数字常州”,社会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全国领先地位 。四是创卫创模进一步坚定了全市上下可持续发展的信念 。各地区、各单位为长期以来的创卫创模工作,付出了大 量心血和代价,全市各方面在创卫创模中表现出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牺牲精神十分难能可贵,必须大力弘扬和坚持 。今年创卫创模有望成功是各辖区、有关乡镇、街道、各 条战线、各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五是全市人民关心支持 城市建设。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和热情的鼓励,大量动迁的单位和居民舍小家为大家,积 极配合,城市开发建设到哪里,老百姓就支持参与到哪里 ,体现了高度的觉悟和高昂的热情。人民群众的支持促进 了城市建设,城市面貌的变化展示了常州人民的精神风貌 ,广大市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大为增强,对城市建设的关 注程度大为增强,这是我们加快建设美好常州的宝贵精神 财富。六是城建队伍在攻坚中不断成长,在竞争中不断成 熟。建设、规划、城管、交通、房管、园林、人防、国土 、环保等战线的同志们为了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顺利推 进,全力以赴,顽强拼搏,不断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不 断克服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不断增强攻坚克难的能力,不 断提高市场竞争的实力,在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内部管 理上下苦功,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面临着巨大压力 我们在看到城市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现实的 差距和不足。一是城市化进程上有差距。目前我市的城市 化依然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城镇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 的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对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 求。二是思想解放、观念转变上有差距。不少单位、不少 个人被局部利益所束缚,影响城市的大规模有序改造,影 响城市资源的价值提升,影响城市利益至上观念的形成。 三是机制体制上有差距。市场机制、经营机制不完整不成 熟,导致城市建设上的理念不够新,不合时宜的框框破得 不够狠,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不够强,经营城市的 路子不够宽,资金供需矛盾解决得不够好。四是管理执法 上有差距。总体上是弹性有余、刚性不足,长效管理基础 弱,坚持难;分级管理不健全,落实难;内部管理边界多、 操作难。有些甚至抵不住利益的诱惑,经不起群众的检验 。 二、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必须理清思路,抓 住关键 我市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建成现 代化特大城市。要围绕这一目标,理清思路,突出重点 ,牢固树立全局观念,遵循城市建设规律,坚持以城市化 为动力,以城市现代化为主导,努力增强常州中心城市的 聚集辐射带动功能,努力增强中心镇联结城乡的纽带桥梁 功能,把常州早日建设成为更具竞争实力、创新活力和人 居魅力的现代化特大城市。要围绕这一目标,加快实施《 城市建设三年纲要》,确保三年目标两年完成,同时及早 研究制订新的三年实施纲要。 (一)拉开骨架,把中心城市规模做大 做大中心城市规模,既是客观需要,又是相对而言,更 要抓住机遇。要充分利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条件 ,进一步发挥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叠加效应,以促进经济繁 荣、人民安居乐业为根本,构筑中心城市新优势。一是 “一体两翼”共同发展,做大中心城。加快沿江开发建设 ,按照规划、设计、环境、设施创一流,投入产出、综合 实力创一流,沿江资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创一流的要求 ,早日建成“现代滨江工业城”;加快建设以大学城为核心 的“现代科教城”,在建成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高职教 育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功能,建设集产品开发、应 用研究于一体的产业升级基地,使之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 聚中心,带动区域发展;加快改造老城区,高起点规划,成 片搞改造,拉开骨架,增添空间,营造高效益低成本的商 务环境、安定舒适的居住环境、快捷顺畅的交通环境。通 过加大推进力度,尽快形成实力强大的“一体两翼”格局 ,使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逐步达到20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 200万以上,内强凝聚力,外增吸引力,在更大范围内聚集 配置优质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巩固和提升我市在苏锡常都市圈中的地位。 二是重点拓展交通骨架。按照构筑骨架、沟通南北、畅 通环路、完善路网的思路,继续加快市区道路建设,完善 市区道路骨架,重点新建和改造一批市区南北向的快速交 通干道,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推进老城区、武进区、新 北区的道路一体化,并创造条件规划启动大运河改线、 312国道改线、西绕城高速及城市轻轨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建设。同时按照构筑框架、改造干线、增加密度、完善配 套的思路,继续加快对外交通建设,全面推进高速公路骨 架工程、干线公路联网工程、等级航道网络工程,重点实 施“一纵四横三环”公路建设,构筑区域1小时交通圈。三 是精心组织实施四大系列工程。即构筑区位优势系列工程 ,增强城市功能系列工程,营造生态环境系列工程,美化 城市形象系列工程。 (二)合理布局,把中心城市功能做优 常州作为长三角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在特大城市建设 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区域扩张,更要重视功能优化。城市和 城镇功能是复杂的集合体,针对流通、服务、管理、集聚 、辐射、综合等诸多功能,关键要加快提升四大功能:一 是要加快提升城市流通功能。发挥我市区位、交通和产业 等优势,着力营造大进大出的现代化市场体系,继续推进 各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建设,重点发展壮大一批档次 高、容量大、辐射广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要把培育生产 要素市场摆到突出位置,加快建设和规范金融、房地产、 技术、人才、劳动力、信息等要素市场,使我市尽快成为 资本流通、资产流通、人才流通、技术流通的高效城市。 二是要加快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既要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更要注重现代 物流、旅游、保险、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的拓展,注重公共 事业、公益事业的发展,加快造就社会化、专业化的城市 生产服务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最大限度地为城市经济和 社会发展提供支撑条件。三是要加快提升城市创新功能。 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的各项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 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转制,大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使 各类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完成由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彻底过渡。要敢于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 结构,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和生活的制度束缚。四是要加快 提升城市集聚功能。大力增强产业的发展力、交通和流通 的辐射力,进一步培育文化的凝聚力、旅游的吸引力和教 育、卫生等产业的向心力,在有效吸纳人才带动人口集聚 的同时,努力吸引市域内外的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竞 相涌入,为我市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积聚能量。 (三)发展产业,把中心城市实力做强 产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我市 的脊梁和主体,把常州中心城市实力做强,就要坚持走新 型工业化道路,实行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并进,再造以制 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支撑的城市产业发展新优势,形成以 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 面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一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增强城市产业的竞争力。通过长时期、高增幅的工业有 效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设备制造 及软件业、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 ,迅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加快运用信息 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械、纺织、服装等传统产 业,提高技术层次、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努力把我市建 成以现代制造业基地为鲜明特色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 城市。二要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增强城市产业的 爆发力。依托现有重点优势企业,进一步加快实施大集团 培育计划,进一步增加有效投入,迅速做大做强一批企业 ,力争“十五”期末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和50亿 元的大企业各5家。同时,大力吸引各类投资来我市发展产 业,真正使外资和民资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三要 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城市产业的吸引力。紧密 结合常州工业比较发达、中小企业众多的特点,加快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突出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把常州建成区 域性的重要物流中心。同时继续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做响具有常州特色的旅游品牌,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业、 社区服务业、文化产业、金融保险业等服务业,提高服务 业对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的贡献份额。 (四)提升品位,把中心城市环境做美 把常州中心城市环境做美,既要体现城市特色,充分发 掘常州的自然、历史、人文脉络,把城市景观与历史文化 、观光旅游、水系风貌揉合起来;又要体现人本原则,坚持 以人为本,规划建设好一批标志性工程,营造最佳人居环 境;还要体现高品位形象,树立强烈的整体意识和精品意识 ,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使常州中心城市从物 质外貌到精神内涵都发生质的飞跃,展现常州现代化城市 的新形象、新风采。一要以治污治乱为着力点,确保创卫 创模成功。常州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得水而活,因水而 秀,但目前水环境是影响城市环境最突出的问题。要在巩 固前一阶段治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水环境治理力 度,着力抓好武进港、太滆运河两条入湖河道的整治,扎 实开展对沿线工业企业的专项整治,治理解决一批污染大 户,加大市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力争根除劣五类水体 。同时要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逐步减少城市摩 托车、助力车总量,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标。继续开展四 项专项整治活动,大力改善市容环境。二要以创卫创模为 新起点,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环境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 点。一旦创卫创模成功,我们要按照省里的总体部署,积 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 态城市,重在增绿造景。要继续组织实施绿化造林计划 ,扩大森林覆盖率和绿地面积,建好一批绿地广场、滨河 绿地、绿色走廊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确保年内新增绿地 2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5%。要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 城市呈现出天蓝气畅、水清地绿、景观秀美的怡人风貌 ,向“城在林中、绿在街中、生活在景中”的境界奋进。 三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建设“绿色常州”。要抓住 全国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的机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创建“绿色常州”,全面提升我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动我市加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