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梁正: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解放科学家”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解放科学家” 梁正 展望未来,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演进,国际政 治经济格局和治理体系面临重大变革,科技创新成为国与 国之间竞争的制高点。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国建设目标的 实现,都有赖于科技创新提供的支撑。 科技领域改革的灵魂就在于“解放科学家”,要相信他们 ,依靠他们,相信科学家内心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把科研 活动的自主权真正交还给他们。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本 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 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 策权。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 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 队自主决定使用。要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 下功夫,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短短 几句话,切中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害,在广大 科研人员当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用好人才,首先要用好科学家 应当承认,科学研究是人类所有知识活动中最为复杂 的一种,科学家对揭示人类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对探究客 观世界运行规律的进取心,是推动科学事业不断前行的根 本动力。尽管走过了从以个人化、自发式为特征的古典科 学,到以社会化、组织化为特征的近代科学,再到具有建 制化、使命化特征的现代科学的发展阶段,但科学家追求 真知的初心没有改变,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信念没 有改变。由于科研活动的复杂性、专业性,合格的科学家 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经过科学共同体的严格筛选,如 果内心没有对科学事业的敬畏与热爱,是不可能坚持下来 的。因此,广大科研人员是应当受到全社会尊重的职业群 体,是人才队伍中最为宝贵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科学研 究、特别是基础研究本身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甚至是不 可预见性,从而导致任何试图通过事先规划、外部控制、 目标考核等手段来“管理”科研活动的努力部分或完全失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所 指出的:“在基础研究领域,包括一些应用科技领域,要尊 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 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探索未 知领域必然意味着失败的可能,对科学规律的尊重也就意 味着对科学家的信任,只有充分信任、“容忍失败”,才能消 除他们的疑虑,激发出创造的活力。 实际上,过去一段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我们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密集出台了 一系列重大举措,从科技计划和管理体系重构到科研项目 和经费管理体制改革,从加大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力度到增 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改革的整体思路一直沿着 “减少束缚”与“加强激励”两条主线推进,前者致力于消除影 响科研与创新活动的种种障碍,后者着力增强科研人员的 内在动力。核心是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宽松自由的工作环 境,提供稳定体面的生活待遇,保护其探索未知的兴趣 ,激发其创新创造的活力,从而使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 新成果竞相迸发,创新价值不断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 所指出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 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 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一切 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用好人才,首先要用好科学 家”。因此,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以科 学家为代表的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科技体制改革从“建章立制”进入到“落实实施”的新阶段 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十九大以来进一步出台了一系列 政策措施,深化“三评”体制改革,旨在优化科研项目评审机 制、改进人才项目评价方式、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最 大限度地为科研人员减负,按照科研规律办事,按照人才 成长规律办事。清理“四唯”专项行动,旨在破除人才“帽子 ”花样繁多,科技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的痼疾,减少对科研人员不必要的干扰,塑造潜心研究、 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赋予科研人员和机构更 大自主权的相关政策,旨在推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力 度,减少对微观科研活动的行政干预,将科研方案与技术 路线的决策权、科研资源的使用权、科研过程的管理权 ,真正交还给科学家,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