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国家行政副院长王京东:搭便车是个假问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搭便车是个假问题 王东京   “搭便车理论”据说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 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提出,但也有学者认为首提者不是奥 尔森。其实此理论由谁最早提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搭 便车理论”到底是不是科学的理论。上周我在本专栏写了 《用事实验证理论》,这里就用事实对“搭便车理论”作 验证吧。   这几天我查阅文献,发现不同学者对“搭便车”概念 有不同的解释,但各种解释的含义大同小异。大致是说 :有人未支付成本却获得了由他人支付成本所带来的收益 ,或者支付较少成本,获得了与自己支付成本不对称的更 多收益,而由于这种“搭便车”现象的存在,往往导致市 场失灵。读者也可将“搭便车”理解为“坐享其成”,当 然不完全准确,而意思差不多。   经济生活中真有“搭便车”这回事么?从研究经济规 律的角度看,我认为不可能存在;可不少经济学家却认为 存在。下面是学界为证明存在搭便车常举的例子,让我择 要列举:   案例一:某交通路口由于没有红绿灯,交通十分拥堵 。现在已知安装红绿灯的成本为5万元,一年有1万辆车通 过。这样,假设车主每人肯出5元钱,便可安上红绿灯,而 安上红绿灯后每个车主皆可节省10元堵车成本。显然,安 装红绿灯是有效率的选择。可是有的车主却不肯出钱,而 等别人出钱安装红绿灯后他也跟着受益,于是出现了搭便 车行为。   案例二:某公司员工希望加工资,雇主置若罔闻、迟 迟不予理睬。无奈之下,工会决定组织罢工逼雇主就范。 工会发出动议后,多数员工参加了罢工,而有个别员工未 参与罢工。后来举行了罢工,雇主答应了员工加工资的要 求。结果不仅参加罢工的员工加了工资,那些未参与罢工 的员工也加了工资。有学者说,后者搭了前者的便车。   案例三:某寺庙起初只有一个和尚,那个和尚每天自 己挑水吃;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于是两个和尚一起抬水 吃;过了不久第三个和尚来了,结果三个和尚却反而没水 吃了。想来有趣,这本来是中国民间的一句俗语,不知经 济学者为何会将此作为搭便车的证据。而且解释说,由于 每个和尚都指望别人挑水而自己不劳而获,人人都想搭便 车,所以才导致三人都没水吃。   案例四:甲乙两人相邻而居,甲从保险公司购买了房 产保险,乙未购买保险;某一天乙的房子发生了火灾,请 问保险公司要不要救火?若不救,火势蔓延会烧到甲的房 子;要是救,那么甲会想,既然不买保险保险公司也救 ,何不让别人买保险而自己搭便车?如此一来,救火反而 会令保险公司少卖保险。   读者是否觉得以上案例能证明“搭便车理论”成立 ?我可不这样看。若用事实作验证,它们皆似是而非。如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