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陈行甲讲话:为巴东立精神以教育走出贫困、赢得明天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为巴东立精神 以教育走出贫困、赢得明天 ---县委书记陈行甲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12月18日) 同志们:   在全县上下狠抓精准扶贫的关键时刻召开这个大 会,是因为教育是扶贫攻坚的根本性措施。这次会议的任 务是,总结巴东教育成就,部署今后一定时期的教育工作 ,动员全县人民进一步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激励广大教 师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不断凝聚巴东教育精神,提升巴 东教育水平。借此机会,我讲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巴东教育为什么会有今天 巴东教育是巴东的一张名片,是巴东50万土苗儿女引 以自豪的成就。这些年来,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普通教 育与职业教育、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教育生态 环境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 强,教育质量高位运行。一大批校长教师、教育工作者居 功至伟,业绩卓著。在这里我代表全县50万人民向大家道 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经过多年努力,巴东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和深远影响 。 第一,优化了人口素质结构。一是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巴东人均接受教育的年限达到9.1年,学前三年教育入园 率85%,小学阶段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99.5%,高 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5%,县籍人口中大学生比率达到 12%,全部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二是人们心态日益开放包容 。思维模式逐渐改变,文明素质、法律素质明显提高,老 百姓怨天尤人的戾气少了,心气顺了,发家致富的劲头足 了。三是人们的视野开阔了。大多数人已经知道了“山那 边是海”,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渴望。我去过许多 边远村组,用普通话和老百姓交谈时,他们好多也和我说 普通话,而且还说得有模有样。大山阻碍了出行道路,但 没有束缚住他们的思想,没有隔离他们的视野,这是教育 力量的影响。四是教育促使学生家庭和睦安宁,提升了幸福 指数,从根本上改变了民风。 第二,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战胜贫穷最有效的 手段就是办好教育。我在农村调研时发现,培养一个合格 的高中生就有希望解决一家脱贫致富,培养一个大学生就 可基本解决一个家庭的脱贫致富问题。近15年,全县高中 毕业(含职高)4.7万人,上专科1.7万人,上本科2.5万人 ,其中重点大学5558人,清华北大81人。知识改变了很多 贫困户子女的命运,教育成就了许多幸福家庭。据抽样计 算,近些年脱贫人口有50%是通过教育摆脱贫困的。 第三,充分发挥了教育移民功能。巴东是移民大县 ,承担了三峡库区、清江水布垭库区近10万人的移民,为 国家的重点工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移民被称为“亘古难 题”,就地后靠、外迁移民都是比较被动的措施,只有教 育移民是家庭个体积极而为、主动而为的,而且真正能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些年巴东人口总量一直 没有上升,实际居住生活在巴东的人口比户籍人口少很多 ,他们在外安家立业,孝老爱亲,赡养父母,减轻了库区 生产生活压力和生态压力,也减轻了我们扶贫攻坚的压力 。应该说我县很好地实践了国家三峡库区后续工作的教育 移民政策。 第四,深厚培植了发展的潜力。走遍全国大中城市 ,几乎到处都有巴东学子的足迹,都能听到巴东的乡音。 全国很多大中城市都有巴东的“人才部落”,他们或是创 业路上的成功者,或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他们有一个 共同的成长路径,就是巴东教育成就了他们的大学梦、成 才梦。他们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巴东发展好。不久前 ,我在清华与一位巴东籍学生交流,他说,“巴东永远是 我的家,无论今后飞多远、飞多高,‘家’的感觉,我将 用生命的全部去咀嚼、体味和呵护”。巴东走出去的学生 是巴东潜在的巨大财富,已经在慢慢地形成巴东的人才流 、信息流和智慧流。 巴东教育有今天,在外人看来是一个奇迹,因为我们 是全省唯一的一个“老、少、山、穷、库”全部困难因素 占全的地方,是客观条件很差的地方的代名词。我们的教 师待遇并不高,我们的学生全部是本土巴东娃,并没有外 地有些名校广纳周边地区优秀生源而育之的因素,可是我 们近四年每年有十名左右孩子考上清华北大,每年有百名 以上孩子考上985名校,每年有两百名以上的孩子考上 211高校,每年400多名孩子上一本重点大学,每年2000多 名孩子上本科。艰苦的环境,反衬着我们出色的成绩是多 么不易啊,巴东的教育可以说就是一场典型的逆袭。 那么这个奇迹是如何形成的?我认为原因可以概括为 六个方面:一是老师。我们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 乐于奉献的老师,他们不改初心,执着坚守,把知识和爱 全部献给了学生。县一中原校长、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 动奖章获得者谭明书,呕心沥血把一所全州倒数的高中带 成了享誉全省的高中,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一直兢兢 业业从事高中教学工作直至退休。信陵镇光明小学崔昌玉 ,坚守讲台37年,以乡村民办教师为起点,逐步成长为县 首届名师、州首届突出贡献专家、省特级教师和省党代表 。水布垭镇石门教学点郑世翠,她罹患癌症住院治疗后 ,仍坚持返岗上班直至退休。她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才是 我战胜病魔的最好药方”,曾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湖北 省农村优秀教师”清太坪姜家湾村教学点的谭定才老师 ,多年强忍病痛拄着双拐坚持上课,就是湖北省五个一工 程奖电影《拐杖老师》的原型,刚才大会发言的清太坪小 学教师廖汉荣强忍病痛坚持教学10多年,其事迹、其精神 令人动容。这样的老师,我们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百上 千。二是学生。我们有数以万计的怀抱梦想、刻苦学习、 自强不息的学生。他们立志成才,坚忍不拔,为摆脱贫困 而苦读。溪丘湾乡石羊山村的谭玉平,读初一时母亲就出 走,跟父亲和犯癫痫的哥哥相依为命,家庭条件极其艰苦 ,他在学校老师的集体帮助下,学习刻苦、努力上进,武 汉大学毕业后入职海航集团,现任海航地产副总裁。水布 垭苦竹溪村的卢继川,一个地地道道的苦孩子,现在清华 大学读研,在大学期间,凭借勤工俭学的收入支撑完成学 业。在自己艰辛的求学路上,他不忘感恩回报母校,在暑 假他专门组织清华大学志愿者来到水布垭镇长岭初中与师 生面对面交流,激励更多的寒门学子发奋图强……这样的 孩子在巴东数不胜数。三是家长。我们有大批不甘贫困、 含辛茹苦、望子有为的家长。他们为了子女,不辞辛劳 ,春蚕到死丝方尽。水布垭镇东向门村的谭文操,家中遭 遇泥石流,房屋尽毁,妻子很早就不幸罹患癌症去世,其 左手残疾,为了抚养孩子,他甚至在没有月亮的晚上,点 着煤油灯刨地,其中的艰辛,难以言表。可是,无论多难 多苦,他供孩子读书的决心没有变。他的儿子谭元斌清华 大学毕业后,现担任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沿渡河镇西边 淌村的李庭珊,在孩子李潼读小学一年级时就在县城租住 20平米潮湿昏暗的地下室,靠送煤气供养孩子读书。十多 年,不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都扛着几十公斤重的煤气 罐走街串巷,用肩膀扛出了一个北大学生。沿渡河镇的王 圣兵在孩子王鑫4岁时,妻子离家出走杳无音信,从此他既 当爹又当妈。为了供孩子上学,他去打工,起早贪黑,很 少吃过早餐,中餐也多以冰硬的馒头充饥。他从没放过放 过任何挣钱供孩子读书的机会,因为在他心中有一个望子 成龙的梦。王鑫现在已是海南大学的优秀学生。这样的家 长,遍布在巴东的山乡。四是社会。我们有关心教育、呵 护教育、爱心助学的社会环境。多少年来,巴东籍有识之 士,牵线搭桥,捐资捐物,兴学重教,反哺家乡;社会各 界仁人志士慷慨解囊,为巴东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仅近 几年,巴东特困优秀高中毕业生救助奖励协会、华佗论箭 组委会、太平洋建设集团、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等社 会组织募捐资金救助了我县近3000名贫困学生。“再穷不 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已植根于全县人民的心中 。官渡口镇肖家坪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的人们不 比吃、不比住,就比谁家的孩子爱读书,几乎家家户户都 有学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过上幸福生活。这样的村子 ,全县还有很多。五是北京。巴东幸运地轮到首都北京对 口支援。他们既讲政治又讲感情,在人力、财力、物力、 科技等方面给予了巴东全方位的支持。京信中学、县一中 等学校教学楼是见证北京支援巴东教育的标志性工程。这 些年北京为巴东培训了500名中小学校长、优秀教师和管理 干部,委派资深专家、教授38人来巴东讲学,给巴东教育 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两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和郭金龙同志 都曾到巴东一中考察指导,给巴东教育极大的鼓舞。去年 考上清华的一个孩子说,“我在巴东一中的教室,透过窗 户就可以看到‘北京楼’的‘京’字,这个铜质大字就是 我逐梦的动力啊”。六是政府。这些年,巴东县委县政府 遵循规律,坚持教育优先、民生为本。出台了推动教育发 展的一系列文件,完善了党委、政府领导定期议教制度、 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县直部门对口帮扶学校制度、乡镇 教育目标考核制度。特别是在改善办学条件上体现出“举 全县之力办教育”的雄心壮志。筹资2.8亿元整体搬迁了巴 东一中,筹资6300万元收购了民办神农溪高中,筹资 2000万修建了红军小学,每年安排200万元发放中、高考奖 励。王国生省长视察巴东一中后感慨地说,“学校建得好 ,用得好,环境好,质量好。作为山区学校,不容易 !”。 总结这些,是想让大家明白,巴东教育的成绩,主要 不来源于物质条件。我们的硬件条件、办学经费、师资力 量在全省绝对属中等以下,但是论成绩,我们可以挺起胸 膛PK全省任何一个条件好的大县。我们靠“小米加步枪 ”跑赢了很多拥有“飞机加大炮”的地方。我们的秘诀 ,在于精神。就像当年艰难困苦的延安战胜了金碧辉煌的 南京,靠的是精神的力量,是信仰、是信念、是坚守。 二、巴东教育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作为巴东教育要解 决培养“巴东人”问题。我个人认为,培养“崇德尚美 ,博学多能,心怀大爱,干净自强”的巴东人应该是巴东 ,博学多能,心怀大爱,干净自强”的巴东人应该是巴东 教育的目标。“崇德尚美”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博学多 能”就是要与时俱进,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掌握知识的科学 方法,具有学习、生活、工作、合作、创造的能力;“心 怀大爱”就是爱国家、爱家乡、爱朋友、爱亲人,有悲悯 情怀;“干净自强”就是要有纯洁的物质与精神状态,有 不畏艰难、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善于攻坚拔寨,敢于锐 意向前。 必须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和谐、绿 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针,形成办学的思路,提 出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管理方法和治校原则,“有教无 类”,因材施教,让学校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 智慧促进发展。下面,我强调三个方面。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学生才有学校,有学校才有 老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一是以生为本。遵循学生身心 发展的内部规律,教学过程、学校活动、学校管理都要突 出学生主体地位,教育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只有学生发展了、成人了、成才了,教师才算成功 ,学校才算成功,教育才算成功。二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对学生充满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