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刘兴万:在全市茶产业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茶产业推进会上的讲话 副市长 刘兴万 (2013年12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茶产业推进会是我市茶产业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召 开的,这既是全市茶叶生产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会、安排会 ,更是茶产业发展到了一个关键路口,需要我们保持头脑 清醒、思路明晰的一次会议。今天我们邀请了部分茶企代 表和重点产茶乡镇负责人参会,又安排了几个重点产茶县 主要领导共商对策,就是要在政策导向的适路、工作措施 的得当等方面,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和研究,形成广泛共 识,引导全市茶产业在一个正确的道路方向上快速前进。 2012年5月,省委、省政府在湄潭县召开了贵州茶产业 发展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茶产业发展大会,赵克 志书记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市政府随即出台 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把遵义打 造成优质绿茶为主的多茶类产业原料基地、西南地区茶叶 加工中心、延伸产品的集散中心和全国茶叶交易集散中心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我市茶产业升级打造得怎么样 了呢?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进行认识再提高、思 想再动员,抢抓机遇,强化措施,推进遵义茶产业大发展 、大提升。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优势明显,差距也很明显 在座的各位都是茶叶战线的工作者,应该知道,遵义 发展茶叶有很多优势。一是地理条件优势。遵义无论从海 拔、纬度、日照、土质、降雨量,还是从土壤所含的微量 元素,都是非常适宜种茶的地区,可以说,遵义是全省乃 至全国最佳的种茶区之一。二是文化底蕴优势。我市茶叶 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清代更有湄潭眉尖茶 、务川高树茶作为贡茶,湄潭翠芽源于浙大西迁,遵义红 茶曾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立下功劳。遵义的茶叶可谓历史 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三是种植加工技术优势。湄潭翠芽 包括凤冈锌硒茶等高端绿茶加工工艺正是植根于中国第一 名茶——“西湖龙井”;省茶科所在湄潭县安家七十多年,培 育了一系列适合我市种植的国家级茶树良种和曾经领先全 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可以说,我市茶叶种植水平和高端绿 茶加工工艺处于全国前列,红茶加工工艺全省领先。四是 茶园规模优势。按照全省茶产业规划目标的调整,我市将 原规划的150万亩调整到260万亩,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达 152万亩,茶产业规划县(市)达到9个,湄潭县茶园面积 已超过40万亩,居全国同类地区第三位。预计明年我市茶 叶面积就能超过河南信阳市,成为茶园规模上的“中国茶叶 第一大市”。 遵义发展茶叶有众多优势,但和其他茶产业发展好的 地方比较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单产差距。福建安溪县 60万亩茶园,生产铁观音等乌龙茶产品6万多吨,单产 100多公斤;四川名山县30万亩茶园,产量4万多吨,单产 130多公斤。我市150多万亩茶园一年只生产5万多吨茶叶 ,投产茶园单产不过73公斤,“湄潭翠芽”单品一年不过 1000多吨,正安白茶去年才5.5吨。二是效益差距。全市目 前共有茶叶加工企业700余家,取得QS认证的只有150余家 ,没有取得QS认证的众多加工厂只能是生产贴牌茶,为他 人做嫁衣。福建省武夷山市不足20万亩茶园,茶叶加工企 业多达3000多家,经济效益差距显而可见。更为突出的是 ,我市多数企业只生产春茶,不生产夏秋茶,茶树下树率 低,茶农生产效益就低,采茶工收入也不能得到长期保障 ,带来的矛盾就是劳动力紧张,企业生产成本上扬,产品 竞争力弱,这也是造成川茶进入我市和我市茶叶产品在一 些传统市场如广西横县、安徽峨桥销量下滑的原因。三是 品牌差距。根据今年公布的全国茶叶区域性公用品牌价值 评估显示:浙江西湖龙井品牌价值54.56亿元排全国第一 ,福建安溪铁观音54.34亿元排第二,云南普洱茶49.41亿元 排第三;我省都匀毛尖品牌价值12.93亿元,全国排第20位 ,全省第一。而我市茶叶品牌,湄潭翠芽12.27亿元全国排 第25位,全省第二,凤冈锌硒茶4.93亿元全国排74位,余庆 苦丁茶3.34亿元全国排86位,正安白茶1.44亿元全国排92位 。因此,我们在欣喜全市茶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免有些“夜 郎自大”了。四是企业差距。我市涉茶龙头企业的数量在全 国产茶地(州、市)中最多,但整体实力都不强。据去年 全国涉茶百强企业排名,第100名销售额都在1亿元以上 ,我市规模最大的茶叶企业年销售额约1.5亿元,在全国至 多能排到80位,与其他地方茶企业相比,在胸襟、气度、 理念上都有差距,闯荡市场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成绩突出,问题也很突出 当然,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茶产业发展近 几年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去年10月全市茶产业发展大 会至今,我市茶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一是茶园面积不断 扩大。至今年3月,全市茶园面积已达152万亩,已位居全 国前列。从目前各县(市)计划落实情况看,到明年3月 ,全市茶园总面积有望突破180万亩,明年底有望达到 200万亩规模,为遵义打造 “中国茶叶第一大市”奠定了坚实 基础。二是资金投入不断增多。今年,湄潭、凤冈、正安 、道真、余庆5县通过竞争,进入中央及省级财政茶叶发展 资金第一档,各获项目资金800万元,占全省11个一档县的 45.45%,务川县进入二档,获400万元,共争取省级产业发 展资金4400万元。同时,我市湄潭等6个主产县还获得省农 委茶叶发展资金682万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的茶叶发展 资金也是逐年增加,为全市茶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 的资金支持。三是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消费者知道茅台酒 产于遵义,但不知道遵义产茶,产好茶,其原因是宣传不 够。今年,我市组织有关县和茶叶企业参加了广州、西安 、济南、岳阳等地的全国性茶叶博览会,极大地提升了我 市茶叶的知名度。很多产品荣获国际和全国有关茶博会金 奖及殊荣:凤冈县获得“2013年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 大生态产茶县”“国家有机食品基地试点县”、“贵州省首个出 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余庆苦丁茶”获得第31届 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飞龙湖 白茶”获中茶杯特等奖等等。湄潭县也获得了许多殊荣,全 国茶叶籽利用专业委员会在湄潭设办事处,贵州首个国家 级出口茶叶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专家评审等。明年,我市 将承办“2014年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贵 州·遵义)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这是继我市2010年承办中国 茶叶经济年会后承办的又一茶界盛会,必将对我市茶产业 的宣传起到积极作用,为我市茶叶争创全国名牌、走出国 门提供良好平台。四是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去年全市投产 茶园65.6万亩,产量4.8万吨,产值29.8亿元,综合产值51亿 元,面积、产量、综合产值分别占全省的27.5%、46.4%、 59.2%。今年投产茶园达到80.5万亩,比去年增加15万亩 ,虽然受6-8月干旱天气影响,但全年茶叶产量仍达到 5.8万吨,产值43.6亿元,综合产值60亿元以上。五是市场 建设有新的进展。特别是中国茶城一期工程9万平方米投入 试运行,其“五个平台”功能建设正逐步完善,一些茶青市场 建成并投入使用,较好地解决了部分茶区茶青交易的矛盾 。 我市茶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 一是质量安全问题。总体来看,我市茶产品质量安全是好 的。但由于我市茶园面积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资市场 化带来的监管难度大和茶农、涉茶企业受利益驱动等因素 的影响,给茶产品质量安全带来较大隐患。市农委在上半 年对六个主产县专项检查中就发现了不少问题,如茶园禁 用农药及催芽素的使用等。而一旦出现今年7月河南信阳茶 区使用禁用农药曝光等事件,就将对我市百万茶农和数百 家茶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各级各部门和各生产单位务必引 起高度重视,严防死守,坚决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二是 企业规模问题。我市现有市级以上涉茶龙头企业57家,只 占企业总数的8%,按平均每家企业消化3000亩测算,仅能 满足17万亩茶园的加工。明年我市投产茶园将达到100万亩 ,加工能力的不足已严重制约茶产业发展。三是配套设施 落后问题。除湄潭及凤冈田坝等茶区基础设施较好外,多 数茶叶基地生产便道不配套,等级差;另一方面,茶青交 易市场也跟不上发展需要,全市茶青交易市场不到40个 ,且主要集中在湄潭及凤冈部分茶区,很多茶农采摘后不 能及时售卖,影响了鲜叶质量。四是管理滞后问题。重建 轻管现象特别在新茶区都不同程度发生,造成每年新建茶 园多,而投产茶园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