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凌云同志: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凌云同志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一周年之际,市委专门 召开这次会议,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盘点学习贯彻 工作,研究下一步具体举措,对于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 想,凝聚各方力量,持续推动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 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点站位,切实把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 创新位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习总书记强调,创新是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 未来。近年来合肥的发展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创新是合肥 跨越赶超的核心引擎,已成为合肥最靓丽的城市名片。通 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了“三个显著提升”:一 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全部进入全国省 会城市前七位,其中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1%)居 第2,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1357户)、发明专利授权量 (4799件)均居第7。尤其是今年1月,获批综合性国家科 学中心,标志着合肥将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 技竞争与合作。二是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制造业研发 机构数、研发投入、人员数和授权专利量占全市总量的 70%。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协同 创新平台加快发展。全市大企业实现企业技术中心全覆盖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9个、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上个月 ,获批“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三是城市创新水平显 著提升。“十二五”以来,我们在保持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城 市规模快速扩张、城市人口快速增加的同时,实现了城市 功能同步完善、城市管理同步提升、生态环境同步改善 ,特别是在城市污染负荷刚性增加加速的情况下,实现了 巢湖水质总体向好。 一年前,习总书记在视察中科大先研院时,称赞合肥 是“养人”的地方,是创新的天地,希望我们把创新作为最大 政策,下好创新“先手棋”。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习总书记关于创新的新论述、新要求、新思想,充分认识 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跨越,牢固树立创新发 展理念,进一步增强推动创新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创新驱动发展是争夺发展先机、加速跨越崛起 的战略选择。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区域 竞争越来越成为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的比拼,谁在争夺高 端创新资源上抢先一步,谁在整合创新资源、催发聚变效 应上抢先一步,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我们必须以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基础研究能力 和产业创新水平,全力抢占发展制高点。 第二,创新驱动发展是振兴实体经济、引领发展新常 态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 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 发展面临困难,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 注入新动力。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抓创新,依靠创 新全面振兴实体经济,奋力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 第三,创新驱动发展是加快“调转促”、深化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的关键之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着眼发 展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解决结构性矛盾的治本之策。 补足供应短板、扩大有效供给,关键在于创新。虽然我市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部分新兴产业核心技术还受 制于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繁重,无论是调优总量还 是做大增量,都迫切需要通过创新来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 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创新上狠下功夫,依靠创新提高供 给质量,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 二、聚焦重点,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坚持创新转型升级 发展导向不动摇,全要素搭建创新平台,全链条推进产业 创新,全方位激励创新创业,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创新之都。重点是抓好“四个聚力”: 第一,聚力中心建设,打造新引擎。以建设合肥综合 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统揽,谋划建设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和 未来科技城,加快建成安徽创新馆,全力打造创新发展新 引擎。一是搭建基础研发平台。提高同步辐射、全超导托 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性能,积极布局新建超 导核聚变等大科学装置和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离子医学 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 础设施集群,催生出变革性技术与产品,把合肥打造成为 原始创新的发源地、变革性技术的诞生地。二是建设协同 创新平台。以中科大先研院为龙头,推动清华公共安全院 、中科院技术创新院等加快发展,推动工信部电子五所军 民融合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广州能源所合肥研 究院、安大绿色发展研究院等加快建设,推动创新平台建 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开放型运营管理模式,把合肥打 造成为新产业新业态的策源地。三是构建企业创新平台。 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新型显示、机器人、智能语 音、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积极争创一批国家重点(工 程)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 中心,对于一些条件适宜的中小企业,鼓励支持建立企业 技术中心,逐步实现骨干企业创新平台全覆盖。发挥领军 企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主力军作用,建设一批低成 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 第二,聚力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以建设全国性产 业创新中心为契机,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 建设,聚焦芯片制造、软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