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郭跃进: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 讲 话 郭跃进 (2013年1月15日) 同志们: 根据会议议程安排,我就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讲三点 意见。 一、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2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切实 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了全省连 续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并保持了“总 体平稳、逐步向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态势,全省的 工作受到省领导和农业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此,向全省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付出的辛劳表示 感谢,特别是各位局长多年来对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从全年的例行监测情况看,蔬菜、蘑菇、茶叶等种植 业产品合格率为97%;生猪、生鲜乳和家禽等畜牧业产品合 格率为100%。“瘦肉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蔬菜、水果 等农残超标问题有效遏止。综合起来,我们着力加强了五 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立足工作基础,着力健全“四个体系”。为实 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我们从夯实工作基础入 手,着力进行体系建设。 一是健全监管体系。经过各级农业部门几年来的努力 ,全省9个设区市全部设立了监管机构。54个县级农业部门 成立了监管机构,占全部80个涉农县(市、区)的67%,在 乡镇监管机构建设方面,按照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 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将其作为全年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中之重的一项硬任务,通过积极争 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强化农业系统内部的督促、检 查和指导,全力推进各地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特别是省领 导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作出重要批示后,省厅再次把相关 政策要求和各地建设进度等情况通报各地政府,得到了他 们的理解和支持。去年11月底,全省929个乡镇全部完成了 监管机构的设立,提前实现了全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体系的全覆盖,另有85个街道也设立的相应的工作机构 。对此,苏树林省长专门批示“这项工作做得很好,很有 成效”。 二是完善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监测机 构网络也是我省极力推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已建 立了2个部省级中心、7个设区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在建 县级质检站39个。乡镇质检站与监管服务机构建设相配套 ,正在抓紧配备速测设备。2011年,为全省34个蔬菜生产 大县配备流动监测车辆和快速检测设备,开展快速检测。 去年为9个设区市配备采样和流动监测车辆和相关设备的工 作也正在实施。依托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开 展全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每年监测的样品 数已达3000个。全省蔬菜生产大县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流 动监测制度的要求,全年已快速检测蔬菜样品4.3万个。 三是强化标准体系。今年已完成7项农业标准制(修 )订工作。在标准化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分别在福清、武 夷山市和云霄县创建了3个以蔬菜、茶叶和枇杷为主要示范 产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并以农业专业合作社 为抓手,在特色农产品生产区,积极探索推进农产品质量 安全示范乡镇的建设。全省“三品一标”持续稳步发展 ,全年新增无公害产地244个,产品119个;绿色食品企业 35家,产品6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8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标准化生产基地县3个。 四是建立追溯体系。按照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 目要求,我们狠抓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的落实,制定了一 套符合实际的生产操作规程,并逐步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 和源头可追溯等制度,探索出了一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工作与农业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有效途径。经过试点 示范,已经建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并 已在全省所有设区市、近一半的县区选定了近50个试点企 业(专业合作社),开展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生 猪和家禽等6个产业100多个品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体系试点示范工作。 (二)着眼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四项制度”。为使 监管工作实现制度化,根据我省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农 产品质量安全的承诺制度、信息发布制度、“黑名单”制 度和产地准出制度。 一是承诺制度。去年,组织30家企业签订了依法生产 ,自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主动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第 一责任人的责任的承诺书。研究制定了《福建省农业厅关 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建设意见》,要求纳入承诺制管 理的企业率先履行责任,承担起保障质量安全的道德使命 ,走质量为本、诚信至上的生产经营之道。各级农业部门加 强对承诺企业履行责任的监管,并从政策、资金、项目扶 持等各个方面加强服务,为承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 境。 二是信息发布制度。制定了《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 信息管理办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 报送和通报工作进行规范。进一步形成了相关信息的报告 制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管情况和例行监测数据 ,通过制度性的安排,依法定期向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 公布。在福建省农业信息网上专门设置农产品质量安全频 道,用于发布各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通过实时维护 ,不断更新上传相关信息,点击率名列前茅。 三是“黑名单”制度。为加大对出现严重农产品质量 安全问题的企业和单位的打击力度,依照《农产品质量安 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 单制度》,《制度》将造成Ⅲ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责任 ,被追究刑事责任,一年内被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 两次以上和被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查出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等 四种严重问题的生产经营者列入“黑名单”,使其在受到 法律法规处罚的同时,也让社会进一步了解,进一步实施 监督。 四是产地准出制度。为落实省政府在福州、厦门和泉 州三市组织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试点工作,实 现市场准入与产地准出的有效衔接,我们制定了《关于贯 彻实施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试点工作的意见》,同时 正在着手研究制定《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管理 制度》。通过覆盖全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产 地准出制度构建实施主体。并通过给基层配备流动监测车 和设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以及推进的 可追溯体系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逐步形成农产品质 量安全产地准出的技术支撑。 (三)针对重点问题,继续深化专项整治和“治餐 ”工作。为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监管 ,我们将农业部部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与我省开 展的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结合起来 ,细化责任措施,分别制定了蔬菜水果茶叶禁限用高毒农 药、“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和农资打 假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围绕整治目标 ,组织执法人员和农技专家,深入农药、兽药和饲料生产 经营单位,畜禽养殖场,蔬菜、水果和茶叶等产品的生产 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及时组织进行治理整顿。全省各级农 业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0.6万人次,检查企业4.35万家次 ,查处问题517起,发放材料61.1万份,指导培训6.14万人 次。全面完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提出的目标。 (四)抓好应急响应,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党的“十 八大”期间,紧急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有力地保障了 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年共收到省领导针对农产品(主要是 茶叶出口农残超标问题)质量安全的批示12件,全部按要 求进行了调查处理,并及时反馈。针对茶叶因农残超标被 外省禁售问题,携同问题企业所在地农业局赴禁售地进行 协调,及时控制事态和不良影响。对于近期媒体报道及相 关部门监测反映的茶叶农残和稻谷重金属超标问题,组织 开展风险监测和隐患排查,有针对性地在40个县(市、区 )抽取土壤样品和稻谷样品各400个,在7个县(市、区 )抽取茶叶样品65份进行相关因子分析。此外对相关部门 反馈的出口农产品或食品加工原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溯源 调查,及时有效地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五)强化普法宣传,提升质量安全意识。为提升农 产品生产者的依法生产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监管人员的执 法能力,各级农业部门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形式多样的普 法宣传和培训活动。针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 建立,人员新上岗亟待培训的需求,形成了省级培训市级 、市级培训县级,县级开展乡镇培训的逐级培训思路,逐 步开展全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培训工作。各地农 业部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作为农业执法 培训,“三品一标”检查员及可追溯体系建设培训中作为 重点内容,结合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充 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和12316热线电话,开展宣传普法 工作。在春、秋冬季两次农资打假专项执法行动和进村入 户宣传培训时,积极普及和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根 据农业部和省食安办的部署和要求,制定宣传教育和科技 促进活动方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宣传月活动。宣传月活 动共发放宣传册、宣传挂图等宣传资料6000多份,有300多 名志愿者参与了“进社区”宣传活动,20多位专家在宣传 月活动期间到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专业咨询和指导,宣传 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客观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但我省的工作仍处于打基础的起步阶段,通 过对去年农业部和我省的例行监测的数据分析,以及对省 领导批示,相关部门和兄弟省区的情况通报的梳理,我们 可以看出,当前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着四个 方面的问题。 (一)监管体制不协调。一是在监管部门之间,农产 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仍不明晰,如家禽屠宰等涉及多个部 门职责,处于监管的交叉地带的问题,农业部门与其它部 门之间的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二是在农业系统内部,也 有一个监管职能分工协作,和职责细化的问题。 (二)监管力量不强大。去年我们实现了乡镇监管机 构的全覆盖,但其中的大部分仅仅获得了编办的批文,一 些地方还没有正式挂牌,也没有明确的监管人员,根本无 法实现对农产品生产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正在完善和建 设之中的市县级检测机构,因设备、技术力量和资金等方 面的局限,多数未能通过计量认证,检测结果仍然没有法 律效力。此外,执法人员缺乏,如在养殖业产品监管方面 ,目前全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约有500多名,平均每名 检疫员每年需检疫生猪2万多头和家禽30多万羽,监管养殖 场户(未包括禽场)700多个,大大超过了实际能够承受的 能力。 (三)生产方式不适应。虽然我省在生猪、肉鸡、奶 牛、蛋鸡等产品生产上规模化较大,但也仍然分散。以生 猪饲养为例,全省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下的有56万家,50头 以上的有5.4万家,而养殖规模3000头以上的也有800多家 ,万头以上的只有150家。茶叶、蔬菜、水果等种植行业 ,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水平就更低。如此众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