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陈雷: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为水利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 为水利发展提供科 技支撑和保障 陈雷 同志们:   这次全国水利科技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 十七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 发展规划纲要,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明确任务,部署工 作,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提升水利行业科 技创新能力,支撑和引领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亲临会议 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水利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深 刻分析了水利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了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对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从全局和 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水利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 性,切实增强水利科技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化水利 科技改革,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 节取得新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回良玉副总 理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做好新时期水利科技工作具有十分 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狠抓落实。   去年,我部授予崔政权同志“杰出水利科技专家”荣誉称 号。今天,又授予1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水利青年科技英才 ”荣誉称号,表彰了60个水利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120名先进 个人,颁发了44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在此,我代表水 利部向受到表彰的水利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大 禹水利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获 得“水利青年科技英才”荣誉称号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 的敬意!   下面,我就水利科技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水利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 大力支持下,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 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水 利发展与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水利科技是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推动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近年来,水利科 技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支撑,引领发展,在科 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效。   第一,水利科技的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紧密结合 治水实践,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 统水利,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在防汛抗 旱减灾方面,从预测预报预警、信息采集,到指挥调度、 防汛抢险,广泛采用了先进科学技术,显著提高了防灾减 灾能力和水平。在大江大河综合治理方面,针对不同江河 的突出问题,加强科学实验,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 料、新工艺;黄河调水调沙、小北干流放淤等重大科学试 验和研究,加快了黄河水沙失衡问题的解决步伐;长江中 下游干流堤防建设广泛采用了堤防防渗加固、隐患探测的 新技术,实现了工程建设质的飞跃。在水资源节约和保护 方面,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水权水市 场理论的确立和实践,新型节水技术及设备的开发和推广 ,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农村水利方面,通过改造传 统灌溉技术和设备,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开展全国水土 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推广应用农村水电新技术 、新产品,加快了农村水利的现代化进程。在水利工程建 设方面,采用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施工技术、盾构技术、超 大型预冷强制式混凝土拌合楼等先进技术和装备,极大地 提升了水利工程施工的现代化水平。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 面,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基础数据 的自动化全天候实时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水文基础 数据库建设加快,水利信息公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第二,水利行业科技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积极开展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大优秀科 研成果不断涌现。“十五”以来,水利系统共完成国家和部级 科技项目600余项,其中3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65项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6项,省部级科技 奖励560余项。“天然~人工”二元水循环模式、水资源合理 配置理论与方法、洪水管理战略、生态水工学、分区域生 态用水标准,以及中国水旱灾害研究、黄河流域水资源演 变规律研究等应用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水功能区划与 水资源保护理论、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方法、节水农业等应 用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三峡工程枢纽布置与船闸设计、小 浪底工程孔板消能泄洪洞设计、新疆沙漠输水渠道设计施 工等工程技术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我国已具备了建设世界 一流水利工程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水利技术引进推广成效明显提高。“十五”以来 ,按照技术引进、合作研究、消化吸收、创新推广相结合 的技术路线,通过实施引进国际先进水利科学技术计划 (水利部“948”计划),引进了500余项适合我国水利行业特 点的先进实用技术,对缩短我国水利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 的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资金项目、水利部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和地方科技推广 计划,约500项先进实用的水利科技成果得到成功转化,在 防灾减灾、农业高效用水、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等各 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已建成300余个农业节水示范 地区(市)、25个部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140余个科技推 广示范基地(园区),水利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的建 立,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第四,体制改革和基础平台建设初见成效。作为第一 批启动的社会公益类改革试点部门,经过科学整合、深化 改革、加强建设,我部科研机构布局得到优化,机制更加 灵活,科研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经过改革 ,4个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得以保留,4个科研机构整体转企 ,2个科研机构转为中介,其余进行了撤并、整合;人事、 劳动、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建立了“开放、流动、 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十五”期间,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科研合同额年均增长16%,“十一五”期间增幅进一步加大 ,2007年合同额是2000年的4倍多,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整 体转企的科研机构科技产业发展良好,转为中介机构的科 研单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流域和地方科研机构整合优化 了资源,提升了科研实力。同时,水利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建设得到加强,我国已建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部建立了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0个 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地建设了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科研试验基地,其中已建成灌溉试 验站100个,水文实验站46个,水土保持试验站130多个 ,增强了解决水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水利科技投入显著增加。近年来,在财政部、 科技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水利科技投入取得了较 大突破。据初步统计,“十五”以来,国家财政对水利科技投 入总额超过20亿元。进入“十一五”,国家财政新开辟了“公 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 渠道,每年新增经费2亿元左右。同时,国家级科技计划给 予水利项目大力支持。目前,由我部牵头或参与组织的“十 一五”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共14项,总经费超过4亿元。在机 构建设和基础平台建设方面,4个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人均科 学事业费从改革前近2万元增加到7万元,用于部级重点实 验室科研条件建设的总投资超过3亿元。在科研项目方面 ,我部已经形成了以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 专项、现代水利科技创新计划等为主体的研究与开发计划 ,以“948”计划为主体的引进计划,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 化资金项目和水利部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为主体的技术 推广与转化计划,三类计划涵盖了水利科技工作的各个方 面和各个阶段,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科技投入 体系逐步形成。流域和地方也纷纷出台科技经费筹措办法 ,通过各种形式拓展投入渠道,扩大资金规模。黄河水利 委员会联合小浪底建管局设立基础研究基金,每年投入 1600万元,围绕小浪底水库充分发挥效益、维持黄河健康 生命等开展研究。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坚持将全院年 产值的5%近8000万元用于科研和技术开发。湖南、山东、 江西等省在探索水利科技投入筹集使用办法上取得突破性 进展。   第六,水利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2006年发布的国 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发展能源、水资源 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2007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方案,把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列 为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为水利科技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 遇。我部研究形成了水利科技发展前沿、水利科技国内需 求调研报告、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等报告,2006年发布 了关于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的重大水利科技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流域和地方结 合实际情况,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绝大多数流域、 地方都制定了“十一五”水利科技发展规划,淮河水利委员会 ,上海、江苏、重庆等10余个省市出台了鼓励水利科技创 新的意见或决定,广西、安徽等10余个省区通过努力使水 利科技在省级科技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七,水利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不断创新人才开 发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积极培养和吸引各类 人才,努力创造有利于培养人才和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 利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人才交流培养渠道,先后选派 2000余名科研骨干人员到国外留学、工作和培训,其中 300余人在国外获得博士、硕士学位。利用科技计划项目支 持,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 的科技人员85%以上是青年骨干。我部已连续三届表彰了 30名水利青年科技英才,通过跟踪培养、重点支持,这些 青年英才都已成为水利各条战线的骨干。水利科技人才队 伍状况大为改观,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全国水利行业共 有专业技术人员34万余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有14.8万 人。部属4个非营利科研院所,70%以上的科研人员具有硕 士、博士学位。   第八,水利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日益活跃。积极实施 “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水利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 交流。在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实施了亚行 贷款松花江洪水管理项目、中瑞长江洪水预报项目、全球 环境基金(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等一批 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加强了行业能力建设。在国际交 流方面,近年来,国际水力学大会、国际灌排大会等一系 列有影响的国际水利会议在我国举办,河流泥沙国际会议 、长江论坛、黄河国际论坛等我国水利行业发起的国际会 议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重要的国际水论坛纷 纷邀请中国代表作特邀报告或主旨发言,我国一批优秀水 利专家在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在国际水利水 电工程和援外项目中发挥骨干作用。在水利技术出口方面 ,通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我国的水电站机电设备、小水 电设备、防渗材料、雨水集蓄利用等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出 口规模不断扩大,对外技术咨询业务量不断增加;在小水 电、土壤侵蚀与泥沙防治、雨水集蓄利用等领域,举办了 一系列国际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培训了大量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水利行业已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 系,与30多个国家签订了科技、经济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 录,水利国际合作与科技交流的领域不断拓展。   总的看,近年来水利科技取得了显著成就,水利创新 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 明显提高,水利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 缩小,部分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领域已处于 国际领先地位。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 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 益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广大水利科 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向为我国水 利科技创新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表 示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关心重视支持水利科技创新与发展 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总结近年来的水利科技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 会:一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科学发展观的 要求贯彻到水利科技创新的各个方面,为全面落实科学发 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是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 ,关注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水利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 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三是必须紧跟国际水利科技前沿 ,把握水利科技发展趋势,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水利 行业整体科技水平;四是必须不断深化水利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增强水利科技创新的动力 和活力。这是我们在长期水利科技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 ,也是做好水利科技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经验。   二、增强加快水利科技创新的使命感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 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温家宝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 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顺 应当今时代发展,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 决策和部署。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 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因素。水利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 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进入 新世纪新阶段,水利事业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 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都对新时期水利工作提出了新任务 和新要求,水利科技创新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和水利科技创新,国家中长 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水资源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 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对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 、综合节水、海水淡化等水利科技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从战略和全局的高 度,进一步提高对水利科技工作的认识,大力推进水利科 技创新,全面提高水利科技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努力开创 水利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 始终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水利 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近年来,水利系统按照科学发展观 的要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在促进水资源、 水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 很大成绩,水利科技也为此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要看到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国土资源和生 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的基本水情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 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突出矛盾没有根本缓 解,长期形成的粗放型水利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必须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全局,不断加深对自然规律、 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水利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转变 水利发展观念,不断丰富完善治水理念;必须创新水利发 展模式,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水利 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水问 题的解决,缓解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必须 抓住当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水利科技问题,加 大科技攻关力度,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水利事业科 学发展、和谐发展。   第二,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 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 力量。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 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 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世界科技 发展的新趋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 大战略决策。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水利科技事业取得了长 足进步,部分领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但是,我国水利科技的总体水平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 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 术对外依存度高,科研成果推广和产业化程度低,优秀拔 尖人才不足,水利科技体制机制存在不少弊端。必须大力 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形成强大的应用基础科学创新能力和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创造我国水利水电技术领域的自 主知识产权和优势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水利 走向世界。必须形成强大的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 再创新能力,有效吸纳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推动水利科技 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形成有利于水利科技创新的环境 ,突破制约水利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解决妨碍科技创新 的薄弱环节,消除影响水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加快提升水利行业整体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促 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第三,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是解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 、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问题的迫切需要。由于特殊的地 理和气候条件,我国水问题十分复杂。新中国成立后,我 们对七大江河流域进行了治理,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 能力显著提升。但是,我国水利基础薄弱,干旱缺水、洪 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