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工作 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 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人社事业发展迈上新 台阶,为广州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2018年工作情况 (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 署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多措并举抓党建、抓基层 、抓支部,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政治生态环境不断形成。一 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 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召开党组会学习9次,组织中心组 理论学习22次,举办学习宣讲辅导会20场,创新开展《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支部书记轮流 宣讲活动,不断兴起学习贯彻热潮;开展“大学习、深调研 、真落实”工作,深入基层调研督导,形成一批调研成果 ,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人社系统落地 生根、开花结果。二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立意 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开展自查自纠和专 项督查,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坚决守好意识 形态安全“南大门”。三是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扎实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机关支部联基层“结对共建 ”活动、星级党支部评选活动、“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 ,13个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评为星级党支部,1个党支部成 功创建“市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创建点”,基层党组织组 织力不断增强。四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切实贯彻落 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四风”问题,强化以案治本 ,严查违规违纪,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做到苗头性 、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不断加 强。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任务扎实推进,为形成全面 开放新格局贡献力量 主动对接深化港澳交流合作,坚持鼓励港澳青年来穗 创新创业和提供高质量人社公共服务“双轮驱动”,助力广州 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一是积极主动对接深化 港澳交流合作。市局主要领导先后三次赴港澳对接合作事 宜,与香港机电工程署签署穗港两地技能人才发展合作备 忘录,香港机电工程署彭耀雄副署长来穗参加第一期制冷 与空调技术员培训班开班仪式,未来三年计划培训一大批 香港技术人员;与澳门劳工事务局达成技能人才培养合作 意向,先后举办6期职教合作培训班,培训澳门人员169人 次;共同举办第十届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竞赛,我市获得1金 6银2铜2个优胜奖的佳绩,连续三届蝉联四地奖牌数榜首。 深化与港澳交流合作的部门间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二 是着力优化港澳青年来穗创新创业新环境。积极鼓励港澳 青年来穗就业创业,落实取消港澳台人员就业许可政策 ,将港澳居民纳入各项就业补贴范围;推动南沙粤港澳 (国际)青年创新工厂等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以 “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高校学生“走进广州”实习活动 为平台积极鼓励港澳青年来穗创新创业。大力吸引集聚港 澳高层次人才,实施惠及港澳居民的人才政策项目,组织 广州企事业单位携700多个岗位赴港招才引智;举办粤港澳 大湾区人才新格局高峰论坛、召开香港青年科技人才论坛 暨青年人才推介对接会;加快实施职业资格评价互认,对 香港、澳门共16个工种予以职业资格认可;允许港澳金融 法律等专业人才在南沙自贸区提供专业服务;落实港澳在 穗人员参加社保政策,将港澳居民在穗就读子女纳入城乡 居民医保范围,享受与广州学生同等待遇。不断增强了港 澳居民在穗工作生活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三是提 供高质量人社公共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窗口 单位作风建设,取消12项人才入户申报材料,精简幅度超 四分之三,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门报道;精简了18%的办事材 料、压缩了19%的办事时限,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办理时限 压减三分之一以上;将185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放(下沉)到 各区和镇街办理,下放(下沉)率占全市的80%以上。推进 “互联网+人社政务服务”,整合“网上办事大厅”“微信”等办 事平台,构建覆盖241项人社业务的电子思维导图,有效实 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落实“民营经济20条”,实施 社保降费率政策,为企业减负101.22亿元;服务南沙自贸区 建设,出台对南沙5个方面的11项支持措施。助力广州打造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成绩,为提高发展平 衡性协调性提供坚强保障 以全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为抓手,以用心用情用功办 好民生实事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一 是全力推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建成全省首个“粤菜师傅 ”培训室,完成320名乡村“粤菜师傅”培训;积极组织参加省 首届“粤菜师傅”技能大赛、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 赛,在省大赛中获总成绩第一的佳绩。二是坚决打好扶贫 攻坚战。扎实推进对口帮扶贵州省毕节市、黔南州劳务协 作,出台实施对口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方案,与毕节市、黔南州签订劳务协作对口帮扶合作框架 协议,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296人转移广东就业、 1426人转移广州就业,超额完成1000人目标任务。三是圆 满完成民生实事任务。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民生实 事,实现就业失业登记网上全流程办理,健全了《就业创 业证》电子证照制度,启用掌上求职快速通道,提供线上 线下“最多跑一次”就业服务;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取得显 著成效,作为地方典型经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推进移 动支付实现全市覆盖,惠及1200万参保人,老百姓就医更 便捷。社会各界予以充分肯定。四是促进更高质量更加充 分就业。始终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密切关注中美 贸易摩擦形势变化,加强监测预警,摸清企业底数,实施 “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有效防范风险;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 于进一步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积极就业政策 体系更加完善;加强创业培训指导,建成创业孵化基地 299个,累计带动就业24.88万人;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计划,在大学设立“就业创业服务e站”,广州生源应届毕业 生就业率93.9%;圆满举办2018年广东“众创杯”大学生启航 赛暨“赢在广州”第七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大赛已成为华南地 区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创业赛事品牌之一。全年实现新增就 业33.7万人,帮扶11.39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帮助 13.83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 1.9%,控制在3.5%内。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五是着力深化 社保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广州地区医疗机构药品集团采购 (GPO)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医保主导的药品集团采购 平台并实现采购交易,减轻了老百姓药品费用负担;深化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医疗联合 体按总额付费,老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的医保服务;深入实 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我市待遇水平在全国15个试点城市 中处于前列。稳步提升各项待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城 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分别提高至3513元、639元。有力提升 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六是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排 查劳资纠纷隐患,重点治理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是政府投资 工程项目欠薪问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移送公 安机关涉嫌恶意欠薪逃匿案件92件、立案77件,向社会公 布重大违法行为70宗,有效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在全省 率先成立首家市级三方联合调解中心,在全国率先推广微 信小程序在线调解,裁审衔接共享信息平台作为“广州模式 ”在全国推广,全市仲裁案件结案率、调解成功率、信访办 结率分别达94.24%、73.6%、100%,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 能不断提升;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及2017年企 业人工成本信息,在全国市一级城市率先开展人工成本季 度监测分析。为广州打造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 环境最好的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实现新突破,为推动高质量 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从“人才政策、技能人才培养 、人才平台、人才环境、队伍建设”等方面同向发力,为推 动广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成功举办2018中国 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0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 (简称:“海交会”)。“海交会”是省委2018年重点工作,我 们通过创新办会思路和模式、周密组织安排,圆满完成此 项工作,大会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海外人 才参会,带来科技发展项目2000余项,达成意向项目 1687个、合作项目948个、签约474个。二是人才政策吸引 力不断增强。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认定、服务保障、培养 资助方案和鼓励海外人才来穗创业“红棉计划”,高层次人才 “岭南英杰工程”,抓紧制定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新发展 办法、企业首席技师制度实施方案,制定印发了培育“羊城 工匠”行动计划等文件;优化落实产业领军人才项目,评选 创新领军人才19名、产业发展创新人才2996名;新增省级 博士工作站42个,位居全省第一,广州获评“2017魅力中国 —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我市引才聚才吸 引力不断增强。三是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贯彻落实省 委李希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批示精神,以世界技能大 赛为引领,以高水平竞赛为基础,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取得 新突破。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再创佳绩,我 市11个项目获得第一名,占全省的60%、全国的21.2%;圆 满承办首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决赛,得到国 家人社部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获一等奖3个,占全省的 60%,参赛成绩稳居全省全国前列;积极推进广东省高水平 技师学院创建工作,3所技工院校纳入广东省10所高水平技 师学院创建学校。四是高质量人才平台建设取得突破。经 积极努力争取,国家人社部批准广州设立中国广州人力资 源服务产业园,并在全国首次赋予广州打造人力资源服务 业商圈的功能定位。五是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在 2017年向省争取下放副高级职称评审权基础上再次争取下 放部分正高级职称评审权,已完成7个正高级职称评委会组 建;不断完善人才绿卡制度,向黄埔区、南沙区试点下放 人才绿卡审批权,共发放人才绿卡4880张,各类人才在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