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70年我国教育事业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70年我国教育事业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巨大成就。1949年,全国5.4亿人口中,文盲率高达 80%,小学实际入学率不到20%,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只有 11.7万人,大中小学在校生规模类似“倒图钉形”。1949年 至1965年的10多年间,共有近1亿青壮年文盲脱盲,文盲率迅 速下降至38.10%。世纪之交,“倒图钉形”逐渐成为“金字 塔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2015年,中国的文 盲率已降低至3.6%。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这称 得上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最辉煌的篇章。2018年,全国小学 、初中、高中、大学的在校生已经呈现“正梯形”,全国小 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初中、高中阶段以及高等教育的毛入 学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等指标已达同期中上收入国家平均 水平。当前正在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女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 比例,与人口自然比大体相当,特殊教育进一步完善,继续 教育也在多样化推进。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 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人力资源开发和知识创新等多方面贡献 。 综观70年来不平凡的历程,我国已构建起基本完善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宽领 域、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 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在 于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传统的发扬光大,城乡居民旺盛学习需 求成为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也在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教育 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释放出空前活力;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 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功探索出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 本国情的教育发展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打下坚实基础,在中国教育史和人类文明史上谱写了辉煌篇 章。 一、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席当天 发布政府公告,确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接受《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施政方针。这一纲领确 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的基本方针,并明确了“有 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导向。同年 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12月23日至31日,召开 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以老解放区新教育 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 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政策基点。 新中国坚决摧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教育制 度体系,迅速完成了对旧中国教育制度的“坚决改造”,向 工农敞开教育之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1951年,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立了各级 各类学校面向学龄人口、劳动人民、工农干部服务的途径 ,在实施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开展大规模扫盲和工农干部 文化补习教育,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在学制中的 适当地位。1952年,教育部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 点,进行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同时新建钢铁、地质、航空、 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重视发展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了大 批专业技术人才。 1954年,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宪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 教育的权利。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文化教 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 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受教育权,意味着在民族独立、人民当家 作主后,全体公民受教育权利有了法律保障。 1956年,以党的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 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957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指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 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 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 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转成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新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教育发展 道路。 1961至1963年,党中央先后颁布“高校六十条”“中学 五十条”“小学四十条”,提出了大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和培 养目标,我国开始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数十万名 工农干部、劳动模范和产业工人相继受到中等和高等教育。 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 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向各行各业 输送了数以千万计素质较好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在新 中国工业化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至 1965年,全国年均扫盲600多万人,显著提高了工农群众文化 水平。 1977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同志党内外一 切职务。他分管教育和科技工作,恢复高考制度等调动了亿 万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广大教师精神振奋,整个教育 界和全社会迎来崇尚科学、尊师重教的春天。 二、开辟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 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 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翻开新的一页。邓小 平同志强调,“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倡导全党 全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观念,教育工作重点是 恢复正规学校学历教育,兴起补文化补学历热潮,加快扭转 专业人才青黄不接、劳动力素质偏低局面。1982年,党的十 二大把教育作为实现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重要保证,首次 把教育放在现代化建设战略重点位置。1983年,邓小平同志 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 路,对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定下了重要基调 。 在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指引下,1985年召开改革开放以来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和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教育 体制改革的决定》,与同期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相匹配,选 取教育体制改革突破点,要求把发展基础教育责任交给地方 ,有组织有步骤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改变政府对高校统得过多的体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等 ,尤其是确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 设必须依靠教育”的定位,成为1995年全国人大制定教育法 的重要依据。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结构布局调整、教育教学改革、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迈 开新的步伐。同时,教育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从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开始,教育成为除经济 之外立法最多的领域。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 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 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 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 ,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 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3年,中共 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 ,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