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70年周口市工业经济发展综述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综述 开栏的话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周口人民始终紧 跟时代步伐,奋发图强、奋勇争先,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 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坚决 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和 “三高三优”工作目标,聚焦“中心城区大变化、县域经济大 发展、干部作风大转变”三件大事,只争朝夕、大干快上 ,中心城区今非昔比、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到处都迸发出 活力、孕育着希望,三川大地已成为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 。 70载风雨兼程,70载辉煌岁月。本报今起推出“壮丽 70年 奋斗新时代”专栏,从不同视角讲述我市贯彻新发展理 念、拼搏奋进、真抓实干的喜人成就,充分展现70年来全 市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变,表达人们满满的获得感、自豪感 及建设美丽新周口的信心与激情。敬请关注。 从1949年生产能力低下的手工作坊,到如今拥有高效 率自动化生产车间的现代化企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 业总产值2 3 4 0 . 5万元,到今年前6个月的工业增加值 586.80亿元……70年来,穿越风云激荡的历史岁月,当中国 奋力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 国时,周口也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试探摸索、风雨兼程,从 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点到群,一次次起跳,一次次蜕变 ,实现了从贫弱单薄到龙头高昂、集群前行的震撼飞跃 ,筑牢了周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工业兴市”,三川大地激情飞歌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 ,周口地区共有小棉织厂、机械厂、卷烟厂、翻砂厂、轧 花厂、印刷社、缝纫社及食品、榨油、造纸个体手工作坊 等4543家(其中手工榨油作坊2700多家),生产多由手工操作 ,仅有机床、台钻、砂轮、锻压等主要设备329台,机械动 力总能力9541千瓦,年总产值1295.3万元,生产能力很低。 1949年至1978年的近30年里,周口和全国一样,工业 发展在挫折中波峰状前行,但总体依然是贫弱单薄。 1978年年底,周口有工业企业226个,工业总产值2.18亿元 ,实现利税1051.7万元。可以说,当时周口工业无发展定向 、无稳定的骨干企业、无定型的“拳头”产品,没有形成工业 主体。 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航船在中国启航。周口人与 时俱进,锐意革新,紧随全国、全省的脚步,把工作重心 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 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周口工 业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从打破传统观念和旧体制的禁锢、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体制和机制全面创 新,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 从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到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直 至全面推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批企业走出困 境、焕发了生机。1998年前后,产权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 。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周口工业生产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 ,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1990年,周口地区工业企业发 展到464个,职工达12.40万人,是1978年的3.26倍;工业总 产值17.40亿元,较1978年增长6.98倍。莲花味精、宋河粮 液成为我市工业“拳头”产品。 2000年6月,周口撤地设市。从“地区”到“市”,周口在 产业定位、资金扶持和招商形象等方面更具优势,工业经 济快步前行。这一年,周口深入贯彻中央促进经济增长的 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抓住机遇,扩大内需,调整结构 ,推进各项改革,实施“东引西进”和对外开放,工业生产增 长较快,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 13.3%。 市二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 “工业兴市”发展战略,提出“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核 心上项目”的发展思路;成立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 ,修订完善了工业经济考评机制、推进机制和运行检测预 警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工业总量得 到了突破性发展。200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06.3亿元 ,实现第一个翻番,第二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产 业结构由“一二三”调整为“二一三”;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 值达到429.5亿元,实现第二个翻番。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无论时光如何变化,我市发展 工业的基调坚如磐石,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立足 改革和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特色工业,促进产业结构进一 步优化。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2687.22亿元,工业增加值 1212.6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7‥45.1‥38.2,二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达83.3%,全市经济总量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带 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也在逐年增加,基本形成了以食品 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为支撑,以电子 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为引领的、内部结 构趋于合理、具有较强特色优势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释放的政策红利,体制转变催生的企业动力 ,“工业兴市”激发的澎湃激情,使得周口工业经济大潮汹涌 ,千帆竞发。 “三大改造”,助力工业转型升级 乐普药业通过引进世界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快速 推进年产30亿片固体制剂、2000万支冻干粉针剂项目的投 产运行,实现了药品质量控制与检测的数字化,检验检测 周期及风险识别水平提升16%,综合能耗下降20%; 河南阿尔本制衣有限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今年研 发了全棉弹性纤维面料、吸水快干型纤维面料、抗静电型 纤维面料以及新型防水面料等,产品远销日本及欧美的 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客户包括西班牙ZARA、瑞典 H&M等知名服装品牌; 太康龙源纸业一期、二期项目通过技术改造,纸机车 速由原来的280米 /分钟提高到360米 /分钟,产能提高了 21%; 四通锅炉自主研发生产锅炉封头15万套,保证了全县 锅炉企业辅机设备供给,并跃入中国工业锅炉企业前十强 ,参与全国锅炉生产标准制定; …… 以上企业是周口市工业领域实施“三大改造”的代表企业 ,通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和技术改造,在促进企业 提质增效的同时,也为全市工业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 构调整迫在眉睫,“三大改造”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 。 近年来,我市将“三大改造”作为工业转型和提质增效的 重要抓手强力推进,有力推动了全市工业平稳增长、企业 效益回升和产业结构优化。今年元至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居全省第二位;累计工业 用电量2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居全省第八位;完成 工业增值税16亿元,同比增长37.1%,居全省第一位。 实施“三大改造”,是我市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重要抓 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突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 持,制订了“三大改造”攻坚方案。各县(市、区)也分别制 订具体落实方案,对市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智能制造项 目,以及重大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和基础工艺绿色化改 造的示范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同时,我市还通过举办 企业家座谈会、开展政策宣讲、组织智能化改造培训会等 ,聘请专家对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等进行把脉问诊,指导 企业积极开展“三大改造”。 2018年,我市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08个,完成技改投 资246.8亿元;实施智改项目45个,完成投资12.6亿元。今 年上半年,我市共入库技改项目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