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85岁经济学泰斗张卓元揭秘:中国经济改革的主线是如何确立的?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85岁经济学泰斗张卓元揭秘:中国经济改 革的主线是如何确立的? 为什么要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条主线? 30年前,1987年10月—1988年6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委员会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中央党校、北大、国 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人大课题组等八个单位参与编制《 1988—1995年经济改革规划纲要》。当时有一个最大的争 论,就是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究竟是什么? 以北大和中央党校课题组为代表的一方,主张以企业 改革为主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主张以价格改 革为主线来推动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而中国社会科学院 课题组的意见,是主张企业改革和价格改革、所有制改革 和经济运行机制改革,两条主线共同推动。 今 天 我 回 想 当 时 提 出 的 两 条 主 线 , 不 仅 仅 对 1988—1995年的中期改革有效,同时对整个中国经济改革 40年都是有效的,中国40年经济改革就是沿着这两条主线 不断深化。 所以,我们今天讲这个题目,主要关于所有制结构的 调整和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改革这一条主线有什么内容? 第一条主线是推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 括这么几大块: 第一,对个体经济的重申和发展; 第二,接踵而来的私营经济; 第三,外资经济的引入和发展; 第四,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调整和改革; 第五,确立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首先是个体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前,是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1978年 的时候仅有个体就业人员15万人。改革开放后,打破了公 有制一统天下局面的正是对个体经济的重申。当时我国经 济发展比较缓慢,劳动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到1979年上半 年,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到了2000万人。怎样增加 劳动就业岗位,成为党和政府最紧迫的问题。 所以1979年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召开了工商行政 管理局长会议,针对大批返城务工人员和城镇待业人员的 就业问题,允许各个地方根据当地市场需要,经业务主管 部门同意后,批准有政治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 务和手工业个体劳动,但不准雇工。 尽管规定不准雇工,但这为城市个体经济发展开了一 道口子。1980年12月11日,一个温州女孩从温州市工商局 领到了第一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这意味着政策开始支 持个体经营了。 从1981年开始,党和政府鼓励和支持个体经济发展的 政策陆续出台,我国城乡个体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第二,是私营经济接踵而至。 个体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解决了大批人的就业问题 ,还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增添了活力。于是,个体经济发 展起来后,私营经济接踵而来,这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 个体经济发展以后,经营好的个体经济户就要求扩大经营 规模、增加经营项目,这需要增加劳动力、需要雇工,那 个时候社会上有大量的闲置劳动力,雇工相对容易找到。 接下来,经济比较好的个体工商户就开始了雇工经营。 对于雇工,最开始国家是有限制的。同时80年代有关 应不应该允许雇工的争论很厉害。这主要关系到个体经济 和私营经济究竟怎么区分,争议点在于究竟雇多少工才算 私营经济? 经济学家林子力出了一个主意,他根据马克思在《资 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第九章的一个算例,提议道,马克思 说雇工8个人以上才是资本家。这个提议后来大家都同意了 ,以8个人为界限,雇工8个人以下叫个体经济,8个人以上 叫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的发展是从1988年开始允许领取私营执照开 始的。在1992年,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私营经济开 始了加速发展。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国内生产 总值做了不少贡献,占比从1979年的不到1%,增加到现在 的60%以上。 第三是关于外资引进。1980年,广东省深圳、珠海、 汕头设置经济特区。对于办经济特区,一开始其实有不同 意见。邓小平对引进外资非常支持,外资引进慢慢地走上 正轨。在党中央的支持和领导下,从经济特区到全国,利 用外资逐步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外商投 资企业逐渐成为我国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公有制,包括集体所有制的改革。中国经济改 革首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1978年12月 ,安徽小岗村签订了包产到户的第一项协议。在中央和地 方领导的支持下,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从1980年初 占全国生产队总数的1.1%,当年年底就逐渐提高到了 14.9%,1981年6月“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 86.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尽管没有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但是体现了所有权的观点,调动了农村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从市场开始,到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再到 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走过了漫长的十几年时间 。 最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997年,党的十 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指 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 国家,所以必须坚持公有制。 同时,我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 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党的十九大报告 也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 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 制经济发展。 这是我讲的第一条主线的大体脉络,一是个体经济的 重申,二是私营经济的接踵而来,三是利用外资,四是公 有制的改革,最后是1997年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怎样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怎么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关于基本经济制度中的 以公有制为主体,据我所知,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会以来,理论界和工商界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理 论界人士指出,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增长